广西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在国土资源信息化中的作用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广西省级基础系统的步伐。
2000年,国家投资2.56亿启动“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建设,简称”大专项”建设。广西测绘局在国家测绘局和区政府的支持下,于2000年8月正式立项(总投资近3000万元),目前已完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技术体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传输网络体系的建设。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服务体系、空间定位综合服务体系、广西数字化基地大楼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广西测绘局已建成主干千兆,百兆交换到桌面的局域网,以及光纤联接的广域网(党政机关网)。装备了企业级服务器、WWW服务器、OA服务器、海量的磁盘阵列、磁带库、图形工作站、高档微机、大型彩色扫描仪、大幅面绘图仪等硬件设备,以及数据库软件ORACLE,GIS软件ArcGIS、GeoStar、MapInfo、MapGIS、AutoCAD Map,遥感软件ERDAS,Web GIS软件ARCIMS、GeoSurf,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JX4A,扫描矢量化系统Geoway等软件。通过大专项的建设,还锻炼出一批精通3S(GIS-数据年生产规模如下表所示 :
数据类型 年生产能力(幅) 数据库存储(GB)
1:1万DOM (数字正射影像图) 1600 1600幅×45MB/幅=72
1:1万DEM (数字高程模型) 1600 1600幅×5MB/幅=8
1:1万DLG (数字线划地图) 880 880幅×4.5MB/幅=4
1:1万DRG (数字栅格地图) 1000 1000幅×5MB/幅=5
遥感影像数据 按1米分辨率计算,500幅×100MB/幅=50GB
:按广西“十五”的急迫需求。
二、广西省级基础系统的总体目标
2002年,广西测绘局正式启动广西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主要工作由广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承担,拟于“十五”期末初步完成框架建设,2010年全面建成。广西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以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为核心,其总体目标是依托统一的标准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数据生产体系,采集基础系统研究和建设的主要内容
广西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包括数据生产体系的建设、数据库互操作平台的选定、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发、产品的模式和开发、基于Web GIS的数据库的组成
3、广西省级基础系统的三层架构
在实施广西省级基础框架数据的示范应用工程研究。
三、广西省级基础数字产品服务,包括基本产品、复合产品等。基本产品包括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的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线划地图(DLG),可根据需要以数字和模拟两种形式提供;通过不同基本产品或不同要素的叠加,可生成各种复合产品,如土地覆盖图、数字影像地图(如数字影像交通图、数字影像区划图、数字影像地形图等)、数字影像专题图(如数字影像土地利用图、数字影像土地规划图)、三维立体地形图、立体景观透视图等复合产品。
(3)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数据增值服务。例如:通过以不同时期的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④ 周 涛 《“数字广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研究》
⑤ 中国计算机用户 《国土资源在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