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丽霞,濮天伟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出现了诸多棘手的困难和问题,从校园安全管理面临的难点问题入手,分析造成诸多难点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以便能更好地共同建设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关 键 词] 高校;安全管理;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074-02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大众化的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和学生人数都迅速扩大,办学的结构和层次也日趋多元,生源日趋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同时,随着校区建设的不断扩大,出现了多校区办学的特点,新建校区周边的配套设施尚欠缺,在下班后新校区基本无教师在校,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和挑战。新时期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认清当前复杂严峻的形势,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确保校园的平安和谐。
一、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法制观念、自我防范意识淡薄
这一点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现在的大学生多是“95后”,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年龄小、社会阅历浅、自控能力较差、心理较脆弱、遇事易冲动、处理事情往往不计后果,处于以自我为中心、自我防范意识淡薄、独立处事能力不强的阶段。同时,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客观上导致大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道德修养、法制意识、安全防范意识等总体水平的下降,既增加了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的普及难度,又提高了校内治安案件发生的概率,直接导致校园内盗窃、交通事故、群殴群伤等案件的增加。
(二)网络虚拟世界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渐增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生活已成为现代大学生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网络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交流方式和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网络这把双刃剑对人们的政治倾向、道德标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正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在校大学生,如果网络管理示范和教育引导不到位,他们极易迷恋上网,沉迷于网络游戏、网聊网恋等,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引发各种不安定因素。研究表明,有不少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无目标、抑郁、狂躁等现象呈上升趋势,导致这部分学生自信心下降、消极沮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给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带来了极大隐患。
(三)校园的小社会化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新校区的建设,校园面积增大。而且在大学城,周边商业等生活配套设施都欠缺,因而校园内就不得不建设一些生活配套设施,比如超市、食堂、理发店、咖啡屋、饭店等,这些场所的经营管理,势必要增加校内流动人员的数量。(1)这些人群流动性较大,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2)流动人口相对受教育年限较少,而且年轻的居多,极少数人容易产生犯罪的侥幸心理,从而实施危害学校师生财产安全的行为。
(四)校园周边情况复杂,给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隐患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校园周边开设有网吧、游戏厅、酒吧、咖啡馆、小餐厅等,导致部分学生上网成瘾,旷课、厌学,同时,这些场所也是一些社会青年经常聚集的地方,难免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一些影响;校外马路边随意摆设的摊点,不仅破坏了整洁的环境,更主要的是食品卫生安全得不到保证,如果出现食物中毒事件,无法进行调查和处理。各种无证车辆充斥校门周边,给师生的出行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些都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困难。
(五)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者队伍结构、素质等因素困扰着正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都存在編制紧、人员少、结构不理想、素质偏低的现象,长期以来人们观念上的安全管理即保卫工作,就是看大门,值夜班,不需要高学历、专业的人才,因而安全管理部门就成了接纳安置复员军人的主要部门,或成为学校人事改革其他部门或校办企业分流人员的收容站,造成了安全管理人员的结构较为复杂。另外,学校保卫工作的另一支重要队伍的保安队伍,目前大都是聘用的保安公司或物业公司,这些人员一般都是当地的失地农民或没有一技之长的市民,基本素质一般,,而且工作待遇偏低、风险较大。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其责任心、积极性都受到较大的影响。
二、高校安全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高校的稳定问题历来是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的重点问题,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已成为社会矛盾转移的敏感区,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做好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高校的安全稳定。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
只有高校的党政一把手真正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才能获得全校上下齐动的效果,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措施、设施和队伍建设等具体问题也才能真正落实。
(二)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先导
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要将思想品德课、法制教育课、安全知识课等进课堂、记学分,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积极发挥学校第二课堂的作用,充分发挥高校自身文化氛围浓厚、人才云集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利用校园网、广播、橱窗、校报、法制讲座、安全知识竞赛、消防常识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把一些枯燥的安全知识、消防常识等融于丰富的娱乐活动中,既活跃了校园文化,又普及了安全知识。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干预工作,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诊断,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跟踪心理分析,对有问题的及早进行有效的心理预防和治疗,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促进人格发展。
(三)加大人防、物防、技防的建设力度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有效的人防、物防、技防能很好地预防校园侵财案件的发生,不仅能对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而且能对事后的调查取证和侦破工作提供有效线索。因此,学校要加大对各楼宇的排查,尤其要加大对学生宿舍、实验室、工程中心、图书馆、体育馆等重点地方的排查力度,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到位,不留死角,不给犯罪分子任何机会。同时,要紧跟安防技术的发展,做到校园监控的全覆盖。另外,要加大对安防监控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让监控设施在校园安全管理中最大效能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