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18-05-3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徐慧琳
  [摘 要]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和比重开始逐年增加。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其成长环境条件的限制,导致这一特殊群体综合素质水平不高、沟通交流能力差、创新创业能力较低,在就业时处于弱势地位。如何在已有的资助体系下,进一步提升困难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目前各高校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 键 词] 经济困难;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196-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各高校的招生规模开始不断扩大,,相对目前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人数也有所上升。为提高学生的入学率,帮助学生完成高层次的教育,国家已全面建立“奖、贷、助、补、减”多元化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解决了目前高校贫困生最基本、最迫切的生活需要[1]。据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受助学生超过9000万,增幅7.6%;资助金额超过1600亿元,增幅8.24%。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出台的一些资助政策以及各大高校特有的帮扶措施,基本可以缓解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然而,这些政策和措施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家庭贫困生所面临的经济困难,如何帮助贫困学生成长,让他们从“生存”问题转变成“发展”问题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重点。培养贫困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提升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解决目前高校贫困生生存、发展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概述
  创新创业是指基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渠道创新等方面的某一点或几点创新而进行的创业活动[2]。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创新创业则是解决目前就业压力的新途径,对贫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则对其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对高校贫困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教育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其创新意识,二是培养其创业能力。加强贫困学生对创新创业理念以及创业基本程序的了解,使其具有一项或者多项基本的创业能力,不断的自我创新、自我突破,从而实现其“经济自助”和可持续发展[3]。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
  对创新创业而言,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个人和家庭的观念之间存在差异。一直以来,人们都不愿意接受一些创新和变革,喜欢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从家庭方面可以看出,父母的态度、生长的环境以及经济因素都对其子女的创新创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创业的风险和经济投入也给家庭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家长对学生自主创业不支持、不理解的态度直接扼杀了学生创新创业的想法。
  对学生而言,受到自身就业观影响,择业期望值过高,创业意识淡薄,缺少拼搏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并且动手能力差,综合以上各种原因,致使大学生创业举步维艰。
  (二)创新创业意愿与实际行动不相符
  在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72.9%的学生表示自己有创业的打算,88.7%的学生表示如果政府、学校、家庭给予一定的支持,自己必然会选择创业。8.1%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曾经尝试过或者正在做一些创业准备工作。但是对毕业生调查登记表中则显示,72.4%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依旧选择了就业,认为有一定的资金后才会选择创业;仅有13.2%的学生表示自己打算在毕业后直接创业,另外14.4%的学生则对自己的未来依旧充满未知和不确定。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高校贫困生在创业方面有着强烈的想法,但是真正将想法付诸行动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三)学生缺少相关课程的学习
  高校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理论为主,而分数则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严重缺失,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脱离社会和实际,在这种体系的笼罩下,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具体来说,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目前并没有开设相关课程,仅仅停留在一些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导方面以及开设一些相关的创新创业选修课,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系统的教学;在师资配置方面,大多高校并没有聘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而有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更是屈指可数。教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在社会实践方面,高校还没有和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实践基地,不能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创新创业实践,这就使学生空有书本知识,没有实践经验,缺少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四)创新创业心理疏导的缺乏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进行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焦急、郁闷、固执等一系列不良情绪。加上不了解我国政策信息,忽视心理疏导,创业资金薄弱等客观原因,导致这一特殊群体在创业时,容易产生一些消极情绪,从而对创新创业的活动形成主观畏怯[4]。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
  (一)创新创业意识的建立
  目前,高校已经开设一些关于创新创业的主题教育及专题讲座,为的是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但是,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必须从学生入校开始灌输其创新创业的意识,并针对创新创业开展系统的培养。一方面要以专业兴趣和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另一方面以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做引導,促使经济困难学生对创新创业产生兴趣,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投入到创新创业这一活动中。创新创业意识的建立,可以帮助大学生在面对不同的环境时锻炼自己的品格,实现其人生价值。
  (二)创新创业知识技能的培养
  创新创业能力素质主要包含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以及综合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大学生应将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提升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校既要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强化学习,又要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以及实践技能的提升。学生更应学会收集和分析案例的能力,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总结经验,为自己的创业作好铺垫。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