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欢欢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4期
[摘 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需要教育为我国培育出一代代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专业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但是目前中职院校劳动教育模式亟待改革。游戏化劳动教育模式是将游戏化元素或教育游戏融入劳动教育模式中,将游戏作为劳动教育的开端和载体,通过游戏元素和游戏规则激发劳动本身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自主探究并构建劳动知识图谱。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游戏化教学;游戏化劳动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4-0169-04
为了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3月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重提劳动教育。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现代国家需要的人才结构多样化,不仅需要创新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做好顶层设计,使我们国家更快更强地发展,更需要通过技术技能人才来实现研究成果的合理转化,以搞好我国的重大基础工程建设。而中职院校的教育方针就是为我国培养专业技能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因此,在中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可以唤醒学生对劳动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对未来职业有明确的规划等[1]。在中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必然选择,更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根本需要。当然中职院校的教育体制也为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天然沃土[2]。中职学生相比普高学生掌握了更高的劳动技能水平,并且中职院校的实训基地以及校企合作等教育活动都直接让学生回归劳动场所,真情实切地参与劳动,体会劳动过程中的艰辛以及收获劳动成果的幸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劳动教育不再纸上谈兵。而劳动与游戏之间存在一些契合点,将游戏化元素或教育游戏融入劳动教育模式中,构建游戏化劳动教育或能改革我国现有的劳动教育模式。
一、劳动与游戏的契合点
游戏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劳动是游戏的来源,为游戏提供了物质基础保障。但资本主义剥夺了劳动的游戏属性,将劳动与游戏在时空上分裂开来,属于异化的劳动。而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当劳动是自愿的而不是强迫的时候,生产就会突飞猛进[3]。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游戏探索世界,使身心得到发展,同时创造力也逐渐显现。游戏的趣味性成为儿童求知探索的开端,使其获得了求知的内在动机,又开发了智力。因此,游戏是劳动的有效载体,将劳动教育游戏化,让学生在游戏化的场景中劳动,深化对劳动和世界的认知,完善内在劳动精神。游戏与劳动的有效耦合是实现劳动教育的最终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劳动与游戏之间存在一些契合点,有学者认为“劳动即游戏”[4-5]。
(一)劳动与游戏都存在某种目标
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人所需要的生存物质,而游戏则舍弃了劳动的物质目的,将劳动产生的愉悦感变成目的。学生的目的应该专注于劳动与游戏自身,这样才会自发参与到游戏劳动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建构和对世界的自主探索,体会到劳动与游戏的价值和意义。
(二)劳动与游戏都遵守特定的规则
劳动有劳动的规则,游戏有游戏的规则,在劳动教育中要遵守劳动教育的规则[6],才能发挥劳动教育本身所蕴藏的教化意义。学生在游戏化劳动中进行合乎情理的竞争,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学生内在对现实劳动的激情。
(三)劳动与游戏的参与过程中都需要动手、动脑
游戏中的良性竞争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游戏活动当中,进而达到对自我角色的正确认知。
(四)劳动和游戏都将呈现其结果
有了对结果的期待,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劳动和游戏才可以更好地开展下去。杜威认为,要使人们感到他们自己有多大的力量,必须有可以观察到的结果。在游戏中取得的成就感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投入游戏中,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实现内在的完善和精神的满足。但是,强调结果的呈现并不是只追求结果,合理的结果趋向可以给予学生适度的压力来提升活动的动机,进而体现游戏化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目标、规则、动手动脑和结果完美地融合,将是学生参与游戏化劳动的必然诉求。
二、游戏化劳动教育概念界定
游戏化劳动教育是指将教育游戏或者是游戏化元素融入劳动教育中,贴合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习者特征,将游戏作为劳动教育的开端和载体,通过制订的游戏规则,激发劳动教育本身的趣味性,学生在游戏化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并构建知识图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本质上也是劳动的一种形式,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具有时代性、多样性、创新性以及智慧性,因此要辩证地看待游戏与劳动教育的关系[7]。劳动教育也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提倡在生态环境中“动”[8],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利用游戏化元素构建的教育模式更适合学生全方位发展。在选择游戏化元素和教育游戏时,教育者应当科学地选择适合教学发展的游戏化元素和教育游戏,客观辩证地看待游戏化教学策略,努力寻求最适切劳动教育的游戏化元素和教育游戏来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劳动最大的乐趣来源于劳动成果,当学生意识到自己能够作用于大自然,能用自己的力量改造世界,游戏最大的乐趣也来源于最终结果的胜利。因此,劳动教育与游戏不谋而合,这也打破了游戏和劳动的对立关系。将游戏化元素科学、系统地融入劳动教育中,可以讓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自主探究、反思、总结经验,从而寓教于乐,更智慧地汲取劳动技能、劳动经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将内在和外在统一,真正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