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许琨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4期
[摘 要] 为切实保证高校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高校应加强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学生没有进入工作环境之前思想定力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此时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高校还需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心态和优秀的人格品质,要采用多元化方式为学生开展思政教育,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兴趣。
[关 键 词] 高校;思政教学;多元化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4-0161-04
国家的富强与持续发展需要优秀的人才作支撑,而高校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场所。高校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不仅需要有高学历,还要有高素质,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高校注重思政教育教学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提升道德品质、发展核心素养,学习思政内容可令学生更加了解国情,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进而为国家未来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新时代高校开展思政课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为中华复兴铸就可靠人才保障
国家的发展需要优秀人才做坚实后盾,中国今天的成就并不是轻轻松松取得的,而是通过长期不断探索、创新取得的。高校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使命,但是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其将重点放在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方面,对思政课学习不重视,所以高校学生应通过学习思政课提高综合能力,从而保障未来发展之路更加顺畅。在高校开展思政课能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一批可靠的优秀人才,所以高校学生应进一步重视思政课学习,在保证学习质量的同时,也要保证学习成效,以便学以致用,并且树立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志向,培养较强的责任心和自信心。由此可知,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学能幫助学生找到自信,激发其内心的“鸿鹄之志”。
(二)有利于培养正确的思政价值观
目前,国家为了在培养优秀的科技人才方面实现新突破,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立志成为对国家及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高校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社会,没有真正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还不完全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高校没有开展思政课教学,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原本树立的正确“三观”发生改变,这样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所以国家要高度重视在高校中开展思政课教学,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提升其思想品质,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或者优秀的专业学术型人才,这就需要大学生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和责任心,所以在高校中开展思政课教学非常有必要。
(三)有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学,主要是为国家伟大复兴储备强大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优秀的人才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符合中国发展的需要。所以,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学需要具有实效性,这样才能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促使高校学生认真学习。近些年,高校为了让学生接受和领会思政课的精髓,改变了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断地营造思政课堂氛围。目前,在教学成果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是在正常开展思政课教学时,由于受多种原因的影响,课堂思政学习氛围还不够浓郁,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还感受不到思政课对其思想观念方面的冲击,如果在开展思政课教学中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思政课教学的作用就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所以高校学生要充分认识党的正确领导方向,树立正确的思想目标,认真学习思政课内容。只有让思政课成为高校学生感兴趣、喜欢的课程,在思政课学习中,学生才能更了解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而更愿意成为国家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高校学生思想会受到较大冲击,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涌现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社会价值观也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转变。高校大学生一直是走在时代前沿的群体,更愿意接触新鲜事物,但是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在是非真伪面前还缺乏较强的辨识能力。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影响下,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会受到严重影响,有些负面新闻阻碍了大学生正向价值观的塑造,混淆了主流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很容易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出错误判断,所以急需在高校中开展思政课教学,来帮助大学生提升辨别是非真伪的能力。
(二)形式化思政教育违背人才培养的要求
为了帮助当代大学生塑造优秀的道德品质,需要在高校中开展思政课教学,国家虽然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是部分高校并没有按照要求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有部分学校虽然开展了思政课教学,但是对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并没有专业教师,大部分是由教导员兼任,由于兼职教师对思政课内容的理解不够全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精髓提炼出来,学生也很难提升学习兴趣,这种思政课教学开展得毫无意义。形式主义的教学既枯燥又乏味,很难让高校学生领会思政课内容的精髓,甚至会对思政内容存在抵触心理,急需专业的优秀人员开展教育教学,同时也需要运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