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2023-07-1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杨璐帆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4期

  [摘           要]  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思想政治过硬、综合素养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应该受到学校、教师的高度重视。然而,在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仍然存在管理不得当、经费没有保障、教师思想观念较为落后、教师队伍比较薄弱等问题,亟待解决。实践教学模式是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基于此,主要探究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途径,希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4-0141-04
   大学生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储备力量和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政治认识高度会直接影响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和国家的命运与前途。因此,在高校教育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让他们可以在各种不同文化和思潮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成长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优质人才,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渠道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研究发现,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不得当、经费没有保障、教师思想观念较为落后、教师队伍比较薄弱等,都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革新的效果。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革新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不断进行总结、提升与完善,从而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性实践教学主要是引导大学生用眼去看、用嘴去讲、用手去做、用心去体验、用脑子去思考,是显著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1]。目前,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内进行学习,与外界接触较少。生活圈子有限也导致个人和社会发展相隔离,使许多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了解较为缺乏或是较为片面。实践教学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给大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促使大学生可以将科学文化学习和社会实践有机统一,远大理想和艰苦奋斗有机结合,使大学生可以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时代性、针对性
   在开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将社会环境作为背景,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知识枯燥、教学空间狭小、教学模式单一化、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等弊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因此,通过实践教学模式开展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也相对较强。
   (三)提升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和传统教学都是为了能够实现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完成各种任务,不只是对知识进行传授,更多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各类实践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磨炼自身。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的同时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促使自身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和实践论向我们阐明了主体以及主体性并不是先知与先行的,而是在实践过程中确认生成以及提升的。因此,唯有在实践过程中科学地对主体性进行理解,也唯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因此,与单纯的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更能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和发挥。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对策
   (一)健全教学转化机制,开展理论实践教学
   新时期,教师要时刻注意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在发现学生心理状态不稳定时,一定要及时进行开导,避免大学生出現不良行为。为此,教师在平时要注重健全教学转化机制,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避免群体事件的发生。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信息网络管理,以便于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大学生的动向,出现异常时及时疏解大学生的负面情绪。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政治敏感度,具备良好的控制事态发展的能力,将事态及时缩小到特定范围内。但教师要想提升此能力,就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学习相关教学技巧,同时学会借助信息网络技术,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以此实现大学生正确思想政治认识的培养。在现有的网络技术基础上,教师应关注各种媒介,提高互联网信息的甄别能力,及时过滤掉校园网络中存在的不良信息,以使大学生免受不良信息的侵袭。价值的同一性也是引起集群行为的关键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想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就要注重搭建综合性、立体性平台,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具体化、形象化。
   (二)搭建实践教学内容的框架
   1.丰富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
   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一定要选取实践性、综合性、理论性紧密结合的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将实践教学基地、社会实践活动、专业见习等途径和大学生的专业进行衔接,提高其专业技能,达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平衡统一。为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更新教学理念,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灵活运用新的教学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只有厚积知识,教师才能在教学时游刃有余,从而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