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就业、招生一体化模式研究

2023-08-0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安晴雯 钱允凤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8期

  [摘           要]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及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探索一种适应经济现代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就业、招生一体化管理模式显得更加重要。基于此,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精准透析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就业、招生工作方面所面临的困境,为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难题,学校需将教学、就业、招生三个职能部门放在党委教学科研部中统一领导,并对相关工作进行统筹调配,构建了“教学提升就业带动招生”的一体化联动机制。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就业;招生;一体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8-0065-04
   一、背景
   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经历了全面改革,人才培养、就业、招生三者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形成人才培养、就业、招生一体化管理模式是高职院校高质量發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教高〔2017〕8号)中明确指出,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育人机制改革,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以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法律层面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2022年5月,新《职业教育法》正式开始实施,新法的颁布揭开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篇章,有助于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对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述文件的出台,足以见得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同时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和职业教育现代化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等职业教育承担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重要使命,探索一种适应经济现代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就业、招生一体化管理模式显得更加重要。
   二、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就业、招生情况现状
   本研究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陕西职院)近三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陕西职院近三年的人才培养、就业、招生数据,相关情况如下。
   (一)学校人才培养情况分析
   1.专业建设方面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立足区域服务型高职的办学定位,聚焦现代服务业及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对接陕西西部创新高地建设,加快建设与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相契合的专业体系。目前学校共有10大专业群,紧密对接了陕西省6大支柱14个重点产业领域的23条重点产业链,并分级进行专业群建设:重点建设旅游管理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积极打造电子商务专业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等省域高水平专业群,并作为下一阶段的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培育;支持学前教育专业群、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等院级重点建设专业群。学校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分类培养,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人数和专业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
   2.校企合作方面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永恒的主题,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征。一直以来,学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合作企业增加至260余家,与陕果集团、陕文投集团等企业持续深入合作。同时,实行“一院一品”,全力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如与世纪鼎利在省内率先共同出资组建了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鼎利产业学院,与陕西白鹿仓投资控股集团组建了白鹿仓文旅产业学院。各二级学院也结合专业特色,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等产学合作模式,与企业开展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定向培训、技术合作。如人工智能学院的“403奇境项目组”、对外贸易学院的京东物流集团商服中心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践行了“车间即课堂、生产任务即实训项目、教学过程即生产过程,教师即技术员,学生即技术工人,产品质量即课程成绩”,实现了“对着设备讲原理、通过生产练技能、生产过程育素质、课内课外促创新”,形成了“教学中有生产、生产中有教学”的新局面。
   3.教学模式改革方面
   在通识教育改革方面,重组通用基础课程团队,教师以专业和专业群为主轴形成团体,更好地结合专业、职业的实际,实施“因材施教”,克服部分课程和专业、职业“两张皮”的现象;在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方面,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新要求,依托“基础课部教学质量工程”“三年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双一流’建设”“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建设项目,制定出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求》《在线课程经费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保障在线课程建设及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可行性、发展性,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教学资源转型升级。建设并在智慧树、智慧职教、中国MOOC等线上学习平台运行在线开放课程51门,11门课程被认定为陕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同时,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围绕校内课堂、线上课堂和企业课堂开展“三堂交互”教学模式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