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职业院校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思考

2023-08-0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刘方 李理 沈丽兰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8期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院校要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全员育人的新意识,创立全过程育人的新机制,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新体系。从职业院校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必要性着手,分析了思政教育长期被弱化、全员育人体系不健全、全程育人专业融合度不高、全方位育人路径不清晰和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不合理五个方面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更新育人理念、健全育人制度、深化“三教”改革、遵循教育规律、创新评价指标、整合多方资源等多项实施路径,助力职教改革,提升育人实效。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三全育人”;必要性;制约因素;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8-0133-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职业教育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职业院校落实“三全育人”的必要性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简称“新职教法”)推进了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新职教法对职业教育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目标,要求从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三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进一步指出,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职业教育应“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对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三全育人”工作作了详细的顶层设计。对于职业院校而言,立德树人就要通过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实施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同时,调动全员,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程、全方位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开创“三全育人”新局面和新路径,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产物,符合当前思政教育的发展规律。当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目标功利化、管理体制行政化、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等问题日趋严重,学生重理论轻实践,追求物质享乐,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创新型、实践型和通专结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职业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传承技术技能和促进就业创业等重大使命,要贯彻执行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聚焦“三全育人”的核心问题,形成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育人合力。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就是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育人目标,转变育人理念,创新育人机制,遵循教育规律,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整合育人资源等,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切实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
   二、职业院校落实“三全育人”的制约因素
   当前,职业院校在积极落实国家“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受思政教育长期被弱化、全员育人体系不健全、全程育人专业融合度不高、全方位育人路径不清晰和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不合理等诸多因素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尽如人意。
   (一)思政教育长期被弱化
   长期以来,国内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注重职业技能的培育,对思政教育不够重视,导致出现思政师资匮乏、教学模式呆板、成效评价的体系滞后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间接弱化了思政教育,没有主动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无法设计出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思政教育元素的教学方案,造成学生忽视思政理论的学习,导致其对党情国情认识不足、道德意识淡化和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这些弱化思政教育带来的后遗癥短时间内难以消除,严重影响了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的落实,导致“三全育人”工作成效不明显。
   (二)全员育人体系不健全
   “三全育人”的理念要求职业院校全体教职员工都能主动参与到全程育人,都应承担起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将思政工作有效融合到所有课程中,对学生实施全程、全方位的思政教育。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多数职业院校缺乏健全的育人制度,没有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起来,存在教学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情况,导致育人主体单纯界定为学生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忽视专业教师、后勤服务等人员的育人功能,没有形成党团组织、教学部门、学工部门、科研部门等多元化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导致没有凝聚教育合力,也无法有效整合育人资源。另外,相应的考核、激励等评价体系和保障机制也不完善,评价结果缺乏过程性考核,不能确保公平、公正,难以发挥良好的政策导向作用,从而影响实际育人效果的发挥。
相关文章:
  • 1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及实
  • 2 数字经济新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
  • 3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的文献综述
  • 4 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国内分层教学评价现状研究
  • 5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初探
  • 6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改革与实践模
  • 7 “岗课赛证”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研究
  • 8 “职教”与“科创”互联互动研究
  • 9 “三全育人”视域下广西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文化育人
  • 10 “能源情怀”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育人过程的思考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