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药事管理与法规实践课程中的创新应用

2023-08-0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张永会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8期

  [摘           要]  目前,高职教育备受关注,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可强化社会的用人基础,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在高职药学教学体系中,药事管理与法规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为创新教学方法,呈现药事管理与法规的应用价值,在传统教学模式框架下,探索实践新教学模式,科学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实现高职药学教育的转型发展。通过实践课程改革,推进职业教育优化,多维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合理满足高职医药人才要求。从教学实践中了解到,药事管理与法规内容涉及广,实践特色明显,为突出该门课程的作用,实践中可通过案例教学和“岗课证”融合等措施,发挥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优势,提高课程的实施效果。
  [关    键   词]  多元化教学模式;高职教育;药事管理与法规;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8-0141-04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研究现代药学事业的入门课程,可通过活动规律与方法学习,掌握药事活动各环节的重点,属于一门综合應用型学科。在实践教学中,药事管理与法规会涉及执业药师考试、药学职称考试等诸多内容,可以衔接实践应用和理论知识。药事管理与法规中介绍的法规和规章制度条文众多,较枯燥、抽象,学生掌握难度较高,学习压力较大。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需借鉴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夯实学生的岗位技能基础。
   一、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的现状
   药事管理与法规内容繁杂、法律法规条款众多、知识点间易混淆,学生记忆难度较大,传统教学的课程效果不佳。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多元化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地消除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增强课堂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技能素质和基础从业能力,为合格人才的培养提供助力。
   二、药事管理与法规的实践误区
   (一)重理论,轻实践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实施难度较大,其核心内容是掌握并灵活应用药事法律法规,同时了解行政规章,这项工作理论指导性较为显著。但实施时,具体法律规范的设定是以药事活动为对象,而现实中的药事活动是不断更新的。传统实践教学中,理论传授占比较大,忽视实践的重要性,许多课时都花在了理论讲解上,而法律法规的现实应用鲜有举例说明,“知识转化滞后”非常普遍[1]。
   (二)重授课,轻活动
   在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实践中,传统“填鸭式”模式非常普遍,教学方法比较固化。但是这样的教学完成的只是理论的粗浅灌输,没有深入挖掘药事管理与法规重点知识。教学效果仅限于知识的物理转移,距离技能转化与创新还有较大的距离。
   (三)重积累,轻理解
   在教学中,课程内容单一、枯燥,教师倾向性地为学生画考点以及学习重点,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单纯地背诵考试重点内容,这一行为导致学生机械性记忆,没有利用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对知识理解的深度,没有调动起学习积极性,更甚者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课程教学内容单一且繁复,没有设计感与创新性,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影响学生素质与技能的提升。
   (四)重过程,轻目标
   理想的课堂需要具备明确的课堂目标与教学目标,让课堂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规范下,提炼课程教学重难点。如果课堂目标不明确,则会造成教师备课针对性不强,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不明确本节课堂内容的重难点的情况下,不能明确把握知识理解与深入研究方向,知识理解也浮于表面,课下复习时不能有条理地对知识进行拓展,从而影响后续学习。
   三、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
   (一)模块化课程教学设计
   药事管理模块分解见文末表1。
   (二)强化案例教学
   强化案例教学,积极开展互动模式,可借助以下方式实现。
   1.融入案例资料,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结合实践经验可知,案例融入教学效果显著,是课堂实践教学中最可靠的方式之一。药事管理与法规涉及面较广,选择合适案例,可帮助学生消化所学内容,为后续实践教学开展提供助力。在实践过程中,用适合的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教学内容反映出来。也可尝试借助案例深层次、多角度解读法规条文,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点,实现认识层面的升华。最好的方式是建立全面案例资料库,将其作为教学工具,整合近期的新闻事件,收集各类文字、图片等资料,合理丰富教学形式。选择案例时,为达到教学效果,要遵循真实性原则、典型性原则以及案例选择的时效性原则。例如,当讲解到“药品召回管理”这一重要知识内容时,可结合典型的“欣弗”事件,借助图文展示说明,梳理欣弗注射液被召回的特殊意义、主体义务和召回分级等,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药事管理知识重点。通过案例分析,可改善课程枯燥的氛围,减少学习疲倦的情形。
   2.探讨热点事件,在事件剖析中,培养学生分析思维。除了通过融入案例资料进行教学外,在课堂上探讨热点事件,也可培养学生药事管理的探究能力。过去开展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时,将知识灌输和应试教育作为主要抓手,驱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但这种教学理念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基本诉求,同时也不能适应岗位技能发展需求。基于此,需在原有教学框架中积极转换教学模式,将主要精力放在能力培养训练上。教学中,以提高职业技能为核心动力,尊重教学方法市场化的趋势。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不应该单纯讲解课程知识点,还需重点培养学生的灵活度和政策敏感性,培养学生关注药品行业的新进展以及热点事件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为保障教学质量,要紧跟时事新闻,将事实与课程结合起来。例如,围绕药品电子监管码的相关政策,设计课堂互动话题,分析事件起因、应对策略等。再如,最近几年保健品话题讨论度较高,保健品可否纳入医院药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可以安排教学活动,在活动指引下,引导学生探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实施意义、趋势展望合理进行课堂讨论,延伸课程教学的意义。研究发现,课堂互动模式对药事管理与法规的深层次开展帮助较大,可引导学生关注热点事件,借此契机增强行业动向的敏感性。同时科学调动课堂气氛,从而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应用水平。
相关文章:
  • 1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及实
  • 2 数字经济新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
  • 3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的文献综述
  • 4 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国内分层教学评价现状研究
  • 5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初探
  • 6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改革与实践模
  • 7 “岗课赛证”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研究
  • 8 “职教”与“科创”互联互动研究
  • 9 “三全育人”视域下广西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文化育人
  • 10 “能源情怀”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育人过程的思考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