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医学院校生理学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2023-08-0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郭俊荣 罗雪 金会会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9期

  [摘           要]  人体生理学(简称“生理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医学教育的基石。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文化素养,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全方位教育。探索如何将思政课程融入生理学教学中,以深度挖掘、提炼思政元素为切入点,研究课程思政融入点,落实思政课程实施,从而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生理学;课程思政;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9-0157-04
   课程思政即思政寓于课程,即专业课教师将思政元素和内容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课程思政改革是我国高等院校有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新动力,高等院校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1]。专业课教师是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的主体,教师要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做到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注重传道;科学合理拓展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温度,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信念,加强品德修养和综合素养,做到铸魂育人。
   医学院是健康卫士的摇篮,肩负着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维护人类生命健康、预防疾病发展的重任。在后疫情时代大健康的背景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对医学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要注重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指出:医学院校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医风医德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2],把学生培育成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一、生理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生理学课程特点
   人体生理学是现代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职业基础课程,是研究人体各个系统、组织器官和细胞功能活动及其原理的一门科学,并阐明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其各部分是如何相互协调、相互影响,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密切关联,是通往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在医学生的培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具有严格的客观性和良好的逻辑性,要学好这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有科学精神、探索思维,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专业知识用于实践,能够准确解释各种生命活动现象,比如心脏是如何射血的,肺是如何呼吸的,胃是如何消化的,肾脏是如何产生尿液的。生理学始终以人为中心,所以生理学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思政元素,同时也为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生理学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部分医学院校依然采用传统教育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分开设计,没有制订具体的课程思政教学大纲,生理学教学仍以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要任务,思政教育边缘化[3]。生理学课程思政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没有制定课程思政应达到的目标,没有深入设计、分配、衔接每个学习阶段,导致思政教育实践的不连续和时间上的间断。课堂教学是实施生理学课程思政的主渠道,生理学教师起着关键作用,部分生理学教师缺乏思政理论背景,对生理学蕴含的思政资料不敏感,不能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授课时不能找到合适的融入点,导致生理学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也有部分生理学教师将自身困于书本知识的“笼子”里,重教而不重育,育人意识淡薄,没能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效结合。生理学课程思政的本质在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在生理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生认为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无关,对其不感兴趣,误解了课程思政的本質。
   (三)生理学课程思政的价值
   生理学专业课程主要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在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共鸣方面比单纯的思政课程更具优势,生理学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更能激发医学生敬畏生命、尊重他人、立志献身医学事业的使命感。生理学课程思政注重在传授专业知识时引领价值,通过坚持知识性和价值性的辩证统一,将价值观和理想信念融于知识传授之中,以“盐溶于水”的教育方式[4],让学生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生理学课程思政目标和重点内容的确立
   鉴于生理学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生理学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本人认真学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精神,研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5-6]等相关文件,充分认识到思想价值观与知识同等重要。要把握好生理学课堂这个主渠道,将价值观融于知识传授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生理学课程标准,将树立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为生理学课程思政的中心,把生理学课程思政归纳为家国情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职业素养、理想信念、科研创新五个大思政教育目标,进一步将每个大目标细分为若干个小目标。生理学课程思政目标见表1。
相关文章:
  • 1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及实
  • 2 数字经济新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
  • 3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的文献综述
  • 4 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国内分层教学评价现状研究
  • 5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初探
  • 6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改革与实践模
  • 7 “岗课赛证”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研究
  • 8 “职教”与“科创”互联互动研究
  • 9 “三全育人”视域下广西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文化育人
  • 10 “能源情怀”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育人过程的思考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