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黄鸽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9期
[摘 要] 课程建设与实践是职业学校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基于钢结构工程施工工作过程,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建设形成符合行业发展需求,以能力为本位,具有实践特点的中职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为“校企一体化”专业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9-0161-04
近年来,随着钢结构建筑市场的逐步扩大,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助力我国钢结构行业的发展[1],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开展课程改革。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职业为导向,在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行业、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制度。课程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单元,课程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2]。因此,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是实现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与巴特勒(上海)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为基础,进行了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
一、课程建设背景
(一)职业教育本质与国家政策支持校企合作开展课程建设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9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专业课程建设是课程改革与实践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建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钢结构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行业对技能人才提出新要求
随着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大量应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30%以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类型之一,钢结构的发展前景和应用范围更加宽广,行业对具备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建筑专业技能人才需求扩大,对技能人才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三)职业院校专业发展对课程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钢结构工程施工是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核心课程主体结构施工的内容之一,在以砌体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为主的课程教学中内容与课时数占比很小。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不断推行钢结构建筑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学校结合专业人才需求和行业发展新趋势,开展新一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完善课程结构体系,将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内容从原有课程中单列出来作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课程。钢结构作为建筑行业发展重点的装配式建筑类型之一,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亟需重点建设与实践研究。
(四)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为课程建设提供了保障
长期以来,学校与巴特勒(上海)有限公司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在25年良好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携手企业开辟校企合作新途径,构建协同育人新模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不断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2018年开始,在政府支持下,学校与巴特勒共同开展区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以此为契机,校企双方进一步创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通过共建区级校企合作实践基地,推进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校企人员互聘、校企合作技能大赛、校企合作鲁班讲堂、校企合作实训项目建设等,不断优化阶段递进式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协同培育建筑专业技能人才,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为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建设研究提供了保障。
二、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对接专业课程建设,组建由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参与的研究团队,紧贴行业实际,基于钢结构工程施工工作过程,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教学等方面对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进行建设与实践探索。课程建设以校企合作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依据,调动校企资源,发挥合作优势,从需求调研出发,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基于真实工作过程,进行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索优化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重构课程内容,建设课程资源,开展教学实践,形成具有实践特色的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保障课程教学实施与课程的持续发展。
三、课程建设与实践
(一)基于“校企合作”组建课程团队
为了使课程建设有序进行,项目整体统筹协调,组建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团队。一方面,组织课程团队组织参与培训学习与项目现场实践。邀请巴特勒中国区技术总监、项目技术负责人等分享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及项目典型案例,组织教师参与以把握课程内涵、探索课程策略、探究课程实施、实践资源建设等为主题的讲座学习。团队教师深入巴特勒公司钢构件加工厂、钢结构新技术新材料展示项目、钢结构项目施工现场等进行观摩学习、现场实践,加强团队教师课程建设与专业技术培训的同时,提升团队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邀请企业专家、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到课程团队中,共同开展课程建设,梳理汇总典型工程施工案例,进行项目式课程内容重构,校企共同开展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实践学习。通过课程建设与实践,培养一批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