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美芸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0期
[摘 要] 在积极开展新工科专业改革的趋势下,为进一步提高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途径,结合社会产业需求现状,推出产教融合驱动下面向企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体系构建、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提出思路及实施方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關 键 词]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0-0077-04
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了国际工程联盟组织,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2017年,教育部启动新工科建设,在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体系方面加快培养新兴领域应用型科技人才,实现新旧快速转型,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通道,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相互协调,相互推进,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短时间提升教育综合质量,为工程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人才培养是当前和未来行业和产业发展最核心的任务,结合当前时代背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以成果为导向,实现产教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通过“引企入教”,大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拓展教学环节的企业参与模式,构建产教融合视角下工科院校实践教学新体系,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途径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以机械设计专业为例,基于新工科的创新型思想,以主动对接学生就业以及社会发展需求为主线,通过深入实施产教融合,探索在新形势下适合本校培养应用型机械设计专业人才的模式,以满足行业对人员创新能力、专业素质、内在潜力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企业实际锻炼及尽早与社会接轨的机会,让学生快速适应不同的环境,有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民办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具特色。
一、关于新工科和产教融合的认识
(一)关于新工科
新工科概念的提出是立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根据当前新型产业和职业的需求,全面更新人才培养体系。新工科从内涵理解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从整体宏观角度来看,新工科作为新动向,代表着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为其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钟登华对此的理解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为造就更加全能的、具备综合应用能力的优秀工程师,要坚定立德树人的理想,关注社会历史趋势,快速适应改革的转型,通过创新与推广、交叉与融合、协调与统一实现这一目标。另一方面是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林健认为新工科指的是那些正在形成或将要形成的新生工程学科,它们表明了今后行业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新工科中的“新”包含新兴、新型、新生三个方面的含义。
教育部在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中,就有关于工科优势高校、综合性高校、地方高校开展多样化探索发展新工科的论述。即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植入新工科思想,制定系统化、科学化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师的能力提高要求,不仅要精于本专业的知识,还要熟悉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以及具有最新机械前沿动态的关注与传达。
2.根据学生的志趣以及现有的资源,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易于开展创新教育。
3.根据新型产业的需求设置新的专业,制定适合时代发展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4.根据新技术的更新,教学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学生能及时接触机械专业新技术、新工具和新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关于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立足产业发展,定位学校育人机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实现途径实施的新型育人规划。以产学深度合作为依托,以合作共赢为原则,通过将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需求相结合,详细分析企业和高校的各种需求,包括技术、人力和物质资源等,找准基于双方都满意的合作点,建立持久双赢的合作关系,搭建合理合规的校企合作平台,使企业多元素融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专业设置、实践实施、培养方案编制、优质教材编写和质量评价等要素环节,推动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及新经济发展,使人才培养跟上技术进度和更替的步伐。同时,通过学校实践环节的输入,企业改变了产业进度,也有利于人才的选用,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通过文献整理发现,对产教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13—2022年,且逐年呈现递增的情况,2021年和2022年达到了高峰(见图1)。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以产教融合为关键词在CNKI检索近10年文献,共查找出相关文献34413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89篇,其中以全国科学教育规划课题发表的有119篇。以校企合作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找出相关文献29625篇,其中以全国科学教育规划课题发表的有294篇。充分说明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及重要作用,尤其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
新工科和产教融合作为工程教育的两个热点,看似相互独立,实质上具有高度的内在相通性,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体现了新工科的时代背景特色,两者有机协同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