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方华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0期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深入,文化背景各异的来华留学研究生数量持续增长,提高留学研究生的教学满意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项基本策略。基于霍夫斯泰德跨文化理论和顾客满意度理论,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的方式,以 B 高校东南亚留学研究生和欧美留学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研究,旨在分析来华留学研究生文化背景与教学满意度及两者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留学研究生文化背景之间差异较大,教学满意度与文化背景呈现出共变趋势,其中东南亚留学研究生教学满意度高于欧美留学研究生,留学研究生文化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关 键 词] 来华留学研究生;文化背景;教学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0-0137-04
一、引言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来华留学生教育取得了历史性发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来华留学研究生。来华留学生对大学的就读体验与评价,直接关乎大学的声誉形象与国际竞争力,也间接影响大学国际化的进程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1]。来华留学生无论是对教学、课程,还是管理、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满意度评价对大学的国际化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关注留学生满意度具有一定价值。然而,来华留学生文化背景差异较大,跨文化适应性程度也不尽相同,探究文化背景与教学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为留学生教育和管理提供建设性对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为研究文化背景与教学满意度关系问题,本文将从两个理论即霍夫斯泰德跨文化理论和顾客满意度理论出发,将各种影响因素细化为若干维度进行探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B大学欧美和东南亚留学研究生进行满意度及跨文化问卷调查,辅之以访谈法。
二、理论框架
如上图所示,依据跨文化理论和顾客满意度理论,在先前学者对留学生教学满意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此次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来华留学研究生的教学满意度与文化背景的关系进行分析。首先,伴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从跨文化的视角了解来华留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现状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确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与方法,跨文化适应性与高等教育满意度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通过跨文化角度理解文化背景这一概念,从生活、学术、心理等方面考察留学研究生本国文化背景和中国的差异情况,例如在学术层面语言可能会起到关键作用,经过一系列考察将差异情况进行量化,欧美留学生和东南亚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得到真实、有用的考量;其次,将教学这一概念细化为教学语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教学风格、教学质量、教学设施七个维度,从该七个维度出发全方位细致地调研教学满意度;最后,在得到文化背景和教学满意度的相关数据后利用SPSS的描述统计、探索性因素分析、平均数差异检验、回归分析等操作,得出二者的关系。
根据理论框架,本研究所得研究假设如下:
1.来华留学研究生文化背景差异大,东南亚研究生跨文化适应性明显强于欧美留学生。
2.不同文化背景下來华留学研究生的教学满意度差异大。
3.欧美留学生整体教学满意度低于东南亚留学生。
4.文化背景与教学满意度存在关系,文化背景差异越小,教学满意度越高。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B大学在读的欧美留学研究生及东南亚留学研究生为调查对象,B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以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发展愿景目标,吸引了许多国外留学生来华深造。B大学自1993年招收第一批18位留学研究生开始,始终坚持规模与质量并举,特色发展和整体提升相结合,2004年成立国际学院,不断提升“留学B大学”国际教育品牌,深化“留学B大学,点亮梦想”的国际教育发展愿景,国际学生规模、生源质量、培养层次、教育水平均取得突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21年,在校国际学生达2000余人,来自110个国家,其中攻读学位的国际学生1291人。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选取为B大学欧美和东南亚留学研究生两个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留学生群体,以此探究文化背景和教学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过程
为更加全面地了解B大学两个地区留学生文化背景与教学满意度状况,本研究将采用定性与定量两种研究方法。其中,定量研究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而定性研究则以访谈形式开展,两种类型方法均采用随机选取方式进行抽取调查对象。获取数据后的分析过程同样分为两步,通过问卷所获取的数据将通过 SPSS 24.0(中文版)建立数据库,并对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学分析,例如SPSS的描述统计、探索性因素分析、平均数差异检验、回归分析等操作,最终得出二者的关系并以此探究来华留学研究生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而通过访谈以及问卷中开放性问题所获取的信息将整理后录入Word文档中,随后通过Nvivo软件进行定性研究分析。
(三)问卷及访谈法
《留学生文化背景与教学满意度关系研究调查问卷》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学信息,包括性别、年级、国籍、本科专业与就读高校、来华时间、汉语水平等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调查来华留学生文化背景下的教学满意程度情况,将欧美留学生与东南亚留学生分开调查;第三部分为开放性问题,收集留学生对教学及跨文化适应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文化背景层面的问题设计主要参考高金曼(2014)关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研究[2],并进行适当改编,将其社会文化适应和生活环境适应两个相似维度合并,保留学术适应和心理适应两个维度;教学满意度层面的问题设计主要参考罗雨杭(2017)关于云南师范大学南亚、东南亚留学生教学管理满意度的调查[3],部分进行改编完善,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资源几个维度重新进行细致划分,最终形成了本文采取的教学语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教学风格、教学质量、教学设施的七个维度。与此同时,由于样本量问题,本问卷题目数量进行压缩,将参考问卷中具有相似性的问题合并重组,例如将高金曼(2014)关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研究中的“课堂交流中可以使用中文”和“理解用中文教授的课程”改编为“听懂并理解以中文教授的课程”。问卷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并赋值为“1=非常不满意/非常不符合”“2=比较不满意/比较不符合”“3=一般满意/一般符合”“4=比较满意/比较符合”“5=非常满意/非常符合”。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或文化背景差异越小(3代表理论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