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新时期高校音乐专业育人体系建设的策略研究

2023-08-1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翟玥坤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3期

  [摘           要]  以新时代教育政策为导向,围绕高校音乐专业育人体系建设的目标、高校音乐专业育人体系建设的问题、高校音乐专业育人体系建设的策略等展开论述,激励音乐专业教师终身学习、大胆创新,助力高校音乐专业育人体系实现地域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及育人效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高素质时代新人。
  [关    键   词]  高等院校;音乐专业;育人体系;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3-0101-04
   近年来,各高校在音乐专业育人体系建设上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深入研究,促使该专业育人水平不断提升。但是有些高校过于保守,没有以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态度,积极开展音乐专业育人体系建设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模式跟不上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实践教学环节推进缓慢、素质教育工作难以落实到位等。笔者将从高校音乐专业育人体系建设的目标,高校音乐专业育人体系建设的不足,高校音乐专业育人体系建设的策略,挖掘地域红色文化、将“大别山精神”融入育人体系建设四个方向,强化音乐专业育人体系建设。
   一、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思想特点
   (一)轻思政重专业
   高校音乐专业对学生的评价一般是以专业课程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学生今后在音乐领域的发展与其专业水平有着较大的关系,因此就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来说,专业学习和专业练习更为重要。在专业课程学习方面,音乐专业学生表现出苦练勤学,这样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其在思政课程的学习方面则更多表现出轻视的态度,在此类课程上缺勤率较高,即便是来上课的学生,依然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认为只要通过考试拿到学分就行了,而忽略了对思政课程的学习,这不利于音乐专业学生全面发展。
   (二)受教师影响较大
   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往往与自己的专业课教师接触较多,且在专业学习上互动也较多,甚至在生活中也与教师走得较为亲近,对于音乐专业学生來说,他们更看重同门关系和师生传承关系,与教师之间也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所以大多数音乐专业学生更愿意去听取教师的意见,重视教师的教导,自身的言行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影响,但专业教师很难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到言传身教的教育效果,进而影响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育人工作的开展。
   (三)自我意识较强
   与其他专业相比,高校音乐专业的授课形式多为小班教学,更有的是一对一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虽然秉承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且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师更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的专业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让音乐专业学生具备较强的自我意识,而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则相对较为薄弱。这样一来,大多数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而很少去关心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在面对问题时多表现出理性的思量,在言行上表现出过度追求个性化,导致纪律意识和规律意识较差,在参与高校开展的活动过程中,他们更乐于开展专业表演等实践活动,而对集体开展的党建活动、思政活动的兴趣度则不高。在高校音乐专业的育人体系中,力争培养全局性音乐专业人才,因此要重视全面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校音乐专业育人体系建设的目标
   新时期的高校音乐专业育人体系建设,可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政育人目标三个方面细化育人目标,确立育人目标的具体内涵,形成一个完整的育人目标体系,依据该目标体系,有序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具体分析如下:
   (一)知识目标
   在音乐专业育人体系建设中,高校教师要深思熟虑,建立全局性视角。首先,设置知识目标时,高校教师要有两种思路,既要重视音乐理论知识,也要传达相关联的跨学科知识,指导学生脚踏实地学习,虚心地进行知识积累。其次,设置知识目标时,高校教师要有长远的视角,既要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储备,也要关注学生毕业后的知识应用。高校教师要从拓展的角度引入大量的社会性知识,包括音乐领域的发展政策、音乐行业的人才需求、音乐艺术的国际交流等,总的来看,融入课本知识、跨学科知识、知识储备、应用型知识等,体现全局性人才培养目标。
   (二)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分为学生的音乐技能和技能应用。一方面,高校教师要抓好“技能示范”“技能练习”“技能考核”等环节,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技能,这是音乐专业学生学习的关键目标。另一方面,学生的技能应用。学生掌握某项音乐技能之后,从“学”到“用”,还要经历舞台实践、艺术创新、社会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来增强其技能应用。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适应社会环境、了解音乐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从学校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三)思政育人目标
   高校在音乐专业育人体系建设中要重视思政育人目标的制定和探索育人体系建设的方法。首先,思政育人目标是以音乐知识讲解、作品诠释、弹奏实践为教学脉络,培养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怀,提升道德文化修养,传承和弘扬优秀音乐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的责任和意愿;培养学生为国奉献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探索育人体系建设的方法: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引领,积极探寻道德、思想价值和音乐理论知识传授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理论知识、技术技能传授,实践实训与思政课程价值引领相融合,协同发展智育和德育,培养学生追求真理、探索未知、勇于创新、为国奉献的精神。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