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思政元素融入教育史课程教学的实证研究

2023-08-2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常钊 陈靖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3期

  [摘           要]  教育史课程是高师院校教育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有知识面广、教育性强的特点,在教育史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有效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坚定学生学习信念、增强教学实效的基本思路。以往研究的立脚点多为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对学生在教育史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期待、思考和收获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对思政元素融入的期待和感知有明显差异;多数学生对于思政元素融入教育史课程教学的效果持积极肯定态度;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关注聚焦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并非教学内容。
  [关    键   词]  思政元素;教育史;课程教学;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3-0025-04
   “道德品格的培养离不开实际的教学过程,脱离了学科文化知识传授的教学,只是一个空架子,无法实现深刻的教育意义。”思政元素融入教育史课程教学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教育史是高师院校教育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通识性的专业基础课,以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课程为核心,形成了高师教育学专业三大课程构成(教育学、教育史、心理学)之一的教育史课程体系。教育史课程的主要结构体系分为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教育实践史这三部分内容,其中教育思想史是教育史的核心研究领域,它囊括了从古至今人类对于教育的总体认识,蕴含着人类优秀的文化精神,不同时代的教育家对教育问题持续关注、深度探究,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精神、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教育思想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在这一板块的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实践,不仅有助于学生总结教育历史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定文化自信,更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课程观,向优秀教育家看齐,在实践教育教学中抱有敬畏之心,认真对待教育事业。基于此,本研究从教育思想史内容出发调查学生对于教育史思政元素融入的感知和期待,以促进教学。
   国内关于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作用研究。第二,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改革的路径研究。第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多数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研究中,从课程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思政元素融入的原因、重要性、评价标准;或者从教师的角度探讨如何在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中发挥作用,如何将思政元素同所教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从已有的研究中不难发现,思政元素的融入全凭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理解,重点关注的是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思想性、教育性内容,从而忽略了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实践的理想设定与落实情况之间的差距。教育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成就,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善于“察言观色”,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决定如何去讲,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里话,从而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课程思政并非教师的“一言堂”和“独角戏”,学生参与度和获得感是衡量课程思政效果的“金指标”,因而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不仅仅需要关注教师的作为,更需要关注学生的期待、感受、获得感。由此,本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尤其关注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感受和需求,为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实践提供新的角度。
   一、研究设计和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以山西某師范高校开设教育史课程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星进行数据收集,共收集到问卷333份,考虑到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删除用时过少和过多的问卷,最后剩余有效问卷270份,问卷有效率为81%。从样本结构来看,男性占比10.4%(28人),女性占比89.6%(242人);大一学生占比50%(135人),大二学生占比40%(108人),大三学生占比5.9%(16人),大四学生占比4.1%(11人);其中已学习教育史课程的学生占比50%,正在学习教育史课程的学生占比50%。由于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属于较新的研究主题,实证研究较少,少有具体的问卷或者量表进行参考、借鉴。因此,笔者在充分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教育史中教育思想史的教学内容、课程目标以及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思政改革目标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初次设计完成后首先随机选取9名学生填写,并在他们填写完成之后进行访问,收集他们对这次问卷调查内容的相关意见,然后根据学生所提出的意见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改,不断完善调查问卷,最后再向学生发放问卷,收集数据。本次的调查问卷从三个维度出发,包括学生对教育思想史思政元素融入的整体感知、教育思想史思政元素融入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和学生对教育思想史思政元素融入的期待。这三个维度又从教育家的成长经历、教育家对哲学问题的思考、教育家对教育基本理论的探索等方面出发,具体调研学生的整体感知、期待和成效。在问卷调查结束之后随机抽取10名学生进行访谈,通过语言交流了解学生对于教育史课程的看法和理解。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对教育思想史中思政元素融入的整体感知
   数据显示,66.2%的学生认为教育思想史中融入思政元素比较有趣,其中60%以上的学生对思政元素融入教育家的成长经历、教育家对基本理论的探索这两个方面持欢迎态度,并且认为思政元素的融入比较符合教学内容。数据分析还表明,在教育思想史思政元素融入和课程内容的符合程度方面有87.8%的学生持“符合态度”,持“不符合态度”的学生认为思政元素的融入与教育家在哲学方面基本问题的探索并没有相关性。总体而言,学生对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思想史感到有趣,但整体感知的方面和程度有所差异。少部分学生能够感受到的思政元素较少,这既与学生的感受能力相关,又和教育史中知识内容的客观性相关。教育史当中的大部分知识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很难对思政元素进行融入。比如,教师在讲解教育制度有关知识的大多数时候集中于教育制度的内容、特点、影响等方面,由于教育制度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其中的可操作性较小,基本上都是直接讲授相关的知识,而不会涉及思政元素融入的相关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教学内容放进大的背景框架中,将教育制度放进时代的背景当中,某一个朝代或者时代所制定的教育制度是根据时代背景变化而来的,具有一个朝代或者时代的特殊性,这种因时而变、因势而改的思想也是思政元素的具体内容之一,对学生同样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关文章:
  • 1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及实
  • 2 数字经济新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
  • 3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的文献综述
  • 4 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国内分层教学评价现状研究
  • 5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初探
  • 6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改革与实践模
  • 7 “岗课赛证”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研究
  • 8 “职教”与“科创”互联互动研究
  • 9 “三全育人”视域下广西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文化育人
  • 10 “能源情怀”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育人过程的思考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