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益琳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2期
[摘 要]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育数字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信息化的新进程,是职业教育“十四五”期间实现从规模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和创新路径。而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教学内容是数字化应用和服务的根本。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力量,打破时间、空间的壁垒,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创新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智慧课堂;建筑CAD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2-0029-04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早在1997年就开始倡导“大成智慧学”。智慧教育开拓者祝智庭教授在2016年就论述了作为智慧课堂外延的智慧学习空间的设计思路。《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的陆续颁布旨在全面提升高校、中小学有关信息化能力,发展智慧教育,而数字化转型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新进程。“十四五”时期,中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也对职业教育质量提出了高要求[1]。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在数字时代走好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之路,离不开敢于创造、创新的勇气,更离不开落实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行动。笔者结合两年来线上线下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以建筑CAD课程为例,为构建线上线下新型教学生态,形成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推进“三教”改革,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证依据。
一、数字时代智慧课堂的内涵
数字化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数字化转型意味着依托数字技术,通过连接人、地点和事物,创新升级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联通、交互等,优化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的过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重在两个层面:一是数字技术驱动的职业教育转型,二是职业教育转型带动的数字化创新。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体系均将产生系统性变革。
课堂作为数字技术与智慧教育融合的载体,是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的核心阵地。智慧课堂源于智慧教育,即将智慧教育的新理念、思想借助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就职业教育而言,是从数字技术与职业教育结合的角度出发,将大数据、云计算、智慧教育数字化平台等新一代数字技术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全过程,通过数据化决策分析、多元化评价反馈、智能化资源推送等,创建个性化教学环境,促进课堂的互动与参与,构建助力学生智慧学习、全面发展的新型课堂。
二、教学案例描述与分析
笔者以建筑CAD课程为例,对墙身详图绘制的内容进行了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案例所用主要教材是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沈莉主编的“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建筑CAD(第2版)》。教学内容选自主要教材项目七“绘制建筑详图”任务一“墙身节点详图”。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行业发展和岗位要求,根据学情增加建筑制图、构造、识图等相关内容,融入思政元素,以項目为主线贯穿教学过程,参考国家规范最新版,将节选内容整合为新任务“绘制墙身详图”。
(二)学情分析
本案例授课对象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已学习了建筑制图、建筑材料、房屋构造与识图、建筑施工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熟悉建筑常用材料,基本了解建筑构造及施工工艺。学生信息素养较高,具备识读工程图纸等相关技能和专业基础知识,能使用CAD简单绘制点、线、面,但系统绘制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能力还不强,前期学习已形成具备合作基础的4个学习小组。
(三)教学目标
本案例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情分析等信息,确立教学目标:掌握建筑施工图纸识读要领,能获取绘图相关定位尺寸,理解制图规范中相关绘制要求;能应用软件及相应命令完成墙身详图的绘制;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能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尝试创新,在创新中解决问题,提升高阶思维能力,成为新时代技能型人才。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案例主要基于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成果导向(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教育理念[2],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以成果为目标导向,致力打造“以生为本”兼顾个性化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智慧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主线,以任务为驱动,结合先进数字技术,将学习覆盖课前、课中、课后,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阶段成果目标,分配不同工作任务,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课前预习导航环节,教师利用建筑实体模型、AR节点墙、BIM实训中心虚实结合项目化教学系统设置课前教学准备任务,在回顾旧知、预习新知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移动端扫描二维码、节点墙获取对应的三维模型,在交互学习中,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让优质教学资源下沉,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上传任务成果到网络教学平台,在收集学生知识掌握数据中,分析学生问题焦点,预设新课探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