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

2023-08-2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钱瑞娜 郑静 李保营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2期

  [摘           要]  劳动教育是提升当代学生劳动素养的关键渠道,同时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将劳动教育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及落实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另外,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和劳动教育实现协同共进、优势互补,这是基于劳动教育本身的实践性而提出的。在相关社会实践中,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程有机融合,会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院校的育人评估体系,有利于“以育载劳”“以劳树德”等相关内在逻辑机理的有效发挥。
  [关    键   词]  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2-0013-04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劳动自身的内容及形态也不断发生变化,近些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十分迅猛,相应的,劳动教育发展也必须与时俱进。但从现今的状况分析,仍有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缺乏系统性、计划性,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教学设计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等[1]。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教学的组织、管理需要体现科学内涵、发挥时代价值,因此其在贯彻“五育并举”的发展方针时,也需要依托劳动教育,为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青年。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关系及要求
   (一)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指需要帮助受教育者养成正确的劳动习惯,使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教育,这也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会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政治走向,树立社会主义科学劳动价值观,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思想自信。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立德树人功能,这门学科不仅会帮助学生提升审美、强化智力,还可以让学生迅速适应时代特征,为时代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所以,在职业院校教育中,将二者进行有效融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各自的育人价值,二者实现融合后,不仅会奠定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基础,还会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在新时代下,学生的个人特点较强,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这样才能建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促进职业教育符合国家建设需求。
   (二)劳动教育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首先,劳动教育需要教师给学生传授劳动技能、劳动基本知识等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正确认知劳动价值,培养其拥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也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优良品质。其次,在高等职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劳动教育也是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二者的目的和内容存在一定的交叉性[3]。再次,劳动教育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时,需要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意志品质及精神品格,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劳动实践活动,注重脑力劳动的作用,这些都与思想政治教育息息相关。最后,劳动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会让学生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及正确的价值观。
   (三)劳动教育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
   在新时代,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立足国内教育发展大势,在劳动教育的融入中需要体现其自身教育特色与思想,实现学生劳动素质的全方位提升。我国传统劳动价值观是天道酬勤,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需要强化“未来感”的思想指导[4]。其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是“智能感”的展现。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致使劳动价值的实现效率呈量级增长,但相对的社会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则不断降低,所以社会对优质劳动力的需求呈大幅度提升状态。进一步说,劳动者需要具备机器无法替代的能力,比如无法替代的应变能力、操作能力、预警能力及管理能力等。
   其次是“文化共情能力”的展现。当下互联网、物联网思维及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劳动教育中劳动者的“理解力”“情绪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全世界范围内的劳动交流会越来越密切,劳动语言的阻碍虽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但“文化共情能力”则需要劳动者自身通过专业的教育与学习才能获得。而这个过程就和思想政治教育分不开,马克思主义肯定了生产力对人类历史的作用,认为人的劳动生产能力基本达到解决生产资料与物质矛盾的阶段时,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控制力、影响力则会进一步提升[5-6]。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要想整体意义上提升自己的“文化共情能力”,就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进而最终提升自身的劳动素养。
   最后是“价值观”的展现。在新时代,劳动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中所做的是及时做好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工作,将劳动思想作为劳动价值观的主导内容输出[7]。基于此,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将会比以往的劳动教育在高等院校教育顶层设计中更重视学生的“价值观”“科技意识”“文化共情能力”等方面素养的培育[8]。
   二、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缺乏高效配合
   首先,尽管当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已经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也开始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但相关实践研究显示,二者在融合过程中缺乏高效配合,所以导致这种教学模式实用性不强。鉴于此,劳动教育的育人意义得不到有效发挥,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二者不能相互融合,所以真正的教育价值也得不到有效发挥。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