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探究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2023-08-2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成秋月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1期

  [摘           要]  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体系,能指引高职学生爱国敬党、敬业奉献、改革创新。如何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范畴融入工匠精神,成为教师要探究的问题之一。针对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原则、现状及策略加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要奠定基调、课堂为基、活动增色、注重反馈,还需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兼顾、生活化与专业化兼顾、普适性与针对性兼顾、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兼顾的原则,亦要推行文化育人理论,实施以赛促学模式,校政企一体化育人,打造“多师型”课堂,以期助力学生增强工匠精神,并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1-0169-04
   工匠精神主要指的是在工作或制作中强调精益求精的品格及态度,是职业品质、能力及道德的生动表现。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能在岗位上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甘于奉献,还能在标准建设、技术升级、精品创新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工匠精神不仅能鞭策工作者积极进取,还能引领每一位公民重诚信、守契约、讲合作、促和谐,共同营造阳光向上、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继而落实共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因为工匠精神对高职学生的行为、思想、心理有积极的影响,所以其具有教育意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之一。有些高职院校存在工匠精神未能高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问题,出现了理论陈旧、德育力量不足等情况,并不能彰显工匠精神的育人价值。基于此,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探析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
   (一)奠定基调,优化高职院校德育环境
   为了使工匠精神能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有一席之地,高职院校应加大宏观把控的力度,基于立德树人认可工匠精神的价值,并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一大动力。为了确保教师、学生及学校管理者都能重视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要创建工匠精神无处不在的德育环境,使之可如春风化雨般滋养师生的精神世界,为遍开德育之花奠定基础。例如,高职院校可在校内网站开辟“时代楷模”这一专栏,以本校所设专业为抓手,从各行各业筛选技术高、觉悟高、成就高的精英骨干,并用访谈、人物传记、成绩介绍、微电影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近时代工匠,用真人真事教化学生,使之成长为务实肯干、勇于创新、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的人。高职院校的板报、校训、校内刊物、广播系统、微信公众号等均可成为工匠精神的集散地,多路径优化德育环境,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常规性与泛在性。
   (二)课堂为基,加大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力度
   课程思想政治建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之一,其目的是引領教师坚守德育岗位,在课上抓住机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每节课都能具有立德树人的价值。课堂是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田”,工匠精神是“肥料”,滋养精神之花,传播德育能量,基于此,高职教师需以课堂为基,从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角度出发融入工匠精神,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关注“三协调”:一是专业教育、工匠精神相协调,从指引学生精益求精、创新进取的角度着手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相协调,使学生能塑造诚实守信、遵守契约、务实肯干等品格。三是通识教育、工匠精神相协调,在学生具备通用能力的过程中渗入工匠精神,例如教师在指引学生强化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时,可介绍一些航空航天领域的重点项目,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家夜以继日的付出及各岗位的紧密配合,进而认识到合作的意义,以及倾听、沟通的必要性,使部分学生能逐渐从“过于追求自我”的状态中走出来,并回归集体,参与学习实践,继而提高育人质量。
   (三)活动增色,立足文娱生活渗入工匠精神
   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与感受极为重要,只有学生能主动接纳工匠精神,才能从中吸取养分,成长为被社会、被企业、被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因为课上时间有限,有些学生很难消化吸收所学内容,还会因学习实践机会较少而忽视工匠精神,这就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高职院校要立足学生的文娱生活,渗入工匠精神,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引领学生多维度感悟工匠精神。例如,高职院校可组织开展“传统手工艺进校园”系列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动手创制,学习苏绣、潍坊风筝、凤翔彩绘泥塑、乐清剪纸、泸州油纸伞等传统手工艺,在此过程中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合作分工、创新实践,加之工艺品展览、旗袍秀、油纸伞舞蹈等文艺活动,拓宽工匠精神走进学生心中的渠道。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中高职学生能塑造团结、友善等品格,还能磨砺意志,变得更加坚韧、自信,亦可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意韵,增强民族自豪感,进而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四)注重反馈,及时调整基于工匠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反馈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终点与起点,在周期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分享活动感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提出活动建议,教师则搜集意见、剖析学情并自省反思,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之处,并调整新一轮的育人对策,有预见性地规避教育问题,提高德育质量。例如,有些教师在反观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时,发现有些学生的情感共鸣度较低,这与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有关,学生理解起来有一些难度,这造成了部分学生很难认同工匠精神的后果。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后,教师可关注高职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兴趣点,在此前提下找到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共鸣的方向,例如教师可用学生熟悉的作家、舞者、演员、运动员的真实经历讲解工匠精神的内涵,感悟坚持不懈、追求卓越、创新争优的精神力量。虽然一本书、一段舞蹈、一部电影可能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不大,但却能得到高职学生的关注,拉近其与工匠精神的距离,使教师可从“以小见大”的角度出发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目标[1]。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