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职业教育机电专业群新形态“类型教材”开发研究

2023-08-3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高孝书 张彩芬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4期

  [摘           要]  近年来,国家明确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定位,鼓励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职业教育新形态“类型教材”,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效衔接。聚焦产教关系、校企关系、师生关系、纸数关系,以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立体化教材、智能化教材为“四形态层”研究对象,创新出了产教融合、课证融通、思政融汇、智能融入的“四融合层”,构建出了机电专业群新形态“类型教材”的五维理论体系总体框架,并就其组织逻辑关系、研究方法及开发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机电专业群;新形态“类型教材”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4-0107-04
   职业教育教材改革历来是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成果凝聚的集中“物化”展现。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国家教材委员会《职业院校教材管理规定》和“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都提出了深化“三教”改革,鼓励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新形态教材及配套的信息化资源。但是,学界关于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研究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对其内涵还没有形成共识,教材编写缺乏标准指导,开发机制尚不完善[1]。本文以高职院校机电专业群新形态“类型教材”开发研究为切入点,论述了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理论建构与开发模式,以期为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开发职业教育新形态“类型教材”的必要性
   (一)政策内涵
   国务院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新形态“类型教材”是职业知识、技能、态度、经验的载体,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物化形态”,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重要支撑。因此,职业教育教材的核心应聚焦在“类型教材”上,是面向国家对技能型人力资源的新需求、产业的新变化、企业的新要求、个人学习的新特征的,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材”。这种“有别”不仅体现在教材编写的方式与体例上,还体现在教材内容的职业性和技能载体的实用性上[2]。普通教育教材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教材,而职业教育教材是技术中心教材或职业中心教材,是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方向,融合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类型教材”。
   (二)理论价值
   当前,职业教育教材开发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依旧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学科体系痕迹严重;素养目标缺失或失能;内容陈旧且与企业生产实践脱节,产业融合性差,更新速度慢;不能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形态教材规范与标准不健全;数字教学资源匹配性低;编写队伍以职业院校教师为主、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职业教育教材在满足新时代职业院校在校生和企业员工的技术技能学习需要上能力不足[3]。在此形势下,职业教育新形态“类型教材”应运而生,其理论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丰富和支撑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论断
   职业教育新形态“类型教材”理论的提出,丰富和支撑了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论断,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及类型特色,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新需求。
   2.改变和发展了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论
   职业教育新形态“类型教材”基于产业链工作过程和技能发展心理顺序,运用目前流行的能力本位課程、学习领域课程、项目课程等源于情境认知的教学理论进行系统化的创新,从根本上改变和发展了传统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理论,促进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模式落地实施。
   3.进一步廓清新形态教材的概念和内涵
   探究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理论,梳理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立体化、智能化四种新形态教材的适应性和本质属性,有利于进一步廓清新形态的概念和内涵,指导并拓展新形态“类型教材”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实践。
   4.推动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建构
   职业教育新形态“类型教材”开发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职业教育知识体系、技能体系、素养体系、模块化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等一切教学改革和教学活动的显性载体与“物化”成果,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应用价值
   1.产教融合,教材兼容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
   “类型教材”对标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以职业逻辑和能力本位为主线,校企“双元”多方按照职业能力的模块来组织新形态教材,具备结构化、模块化、灵活性、重组性等特点,不仅能适应学校职业教育和企业职业培训两种学习场所交替广泛需求,还能适应“做中学”的技能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成长”的教学模式,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融合发展。
   2.课证融通,助力“1+X”等级证书试点的推进
   新形态教材的灵活性和重组性,方便教师持续动态融入“1+X”证书考核内容。“X”证书内容是由行业产业最具代表性、最具权威性的企业、行业组织以及学校共同开发,代表着该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最全面的岗位知识与技能,能够保证学生未来就业岗位与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学生在接受学校考核,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能更多地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促进“课证融通”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