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探索构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创新实验区模式”

2023-09-0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陈剑玉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4期

  [摘           要]  为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致力思考如何探索建设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创新实验区模式”,可按照“整体谋划、机制优先、任务牵引、体系推进、创新发展”的思路,坚持“三全育人”,深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展专项课题调研,摸清底数、挖掘经验、查找问题、寻求对策,着力破解教育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教研、队伍保障、课程评价等重难点问题,努力打造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样板,争取在全国或全省当龙头、走前列、作示范。
  [关    键   词]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创新实验区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4-0131-0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目前,全国各地区正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纷纷推进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思政课建设的分类指导,严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探索实现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形成各地特色的学校“大思政课”体系,推动各地区、各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结合各地区实际,并通过深入研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方案》《创建“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方案》等各类文件,笔者致力于思考并探索出各省市属院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并归纳总结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创新实验区模式”。
   一、突出创新实验区建设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曾于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构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创新实验区模式”,要坚持“大思政课”建设方案的总体要求,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建设大思政教育教研系统,设立一批实践教学基地,推出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做优一批品牌示范活动,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结合工作实际,突出以下建设原则:
   (一)强调建设的关键地位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关键问题,要坚定不移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把思政课建设作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开齐开足思政课作为严肃的政治纪律、教学纪律,构建覆盖学校、家庭、社会、网络等全领域的育人体系,充分彰显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功能。
   (二)落实统筹实施
   注重学段衔接、学科统整、组织引领、生活浸润、家校协同和社会参与,完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体系;注重相互配合,各门课程、各个主体、各个学段、各个领域的目标必须具有一致性,努力实现一脉相承和相互銜接,充分发挥思政课和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推进学校“知识课堂”、社会“实践课堂”和网络“虚拟课堂”协同育人。
   (三)坚持教育目标导向
   教育内容要以教育目标为导向,进一步夯实思政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的内在根基,掌握实践运用的科学方法,在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中,进一步深化思政教育热点研究,完善思政教育学科的形象构建,加强思政课教学管理与教研工作,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强化实践育人,深入推进思政课内涵发展。
   (四)深化教学改革
   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守正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法途径,可以灵活运用社区实践或者社会调查等各类方法,结合平时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开展思政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等活动,通过各类故事、图片、视频等提高学生兴趣度和吸引力,在生动形象的情景模拟、实践操作、角色扮演等活动中引导体情悟理,做到思政课入脑入心。
   二、实施构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创新实验区模式”的路径
   (一)选拔一批思政素质好、专业学术水平高、教研工作经验丰富、区域内影响力强的专家、教授、骨干教师成立思政课研究指导中心
   研究中心汇聚省内外思政教育领域资源,开展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理论及实践问题研究,为教育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促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对学校思政课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评价、指导、服务,为政策制订提供方案设计、研究报告、政策建议或决策咨询,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总结推广具有各地区地域文化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成果和经验,培育和产出标志性研究成果,在国内思政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中发出地区特色声音,提供地区特色方案,推进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出一批质量高、内容丰富的精品思政课程,讲好中国故事、本省故事、本市区故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教学理念更加先进。
相关文章:
  • 1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及实
  • 2 数字经济新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
  • 3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的文献综述
  • 4 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国内分层教学评价现状研究
  • 5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初探
  • 6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改革与实践模
  • 7 “岗课赛证”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研究
  • 8 “职教”与“科创”互联互动研究
  • 9 “三全育人”视域下广西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文化育人
  • 10 “能源情怀”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育人过程的思考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