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环境行为分析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2023-09-0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吴雨欣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4期

  [摘要] 环境行为分析在环境设计类课程中一直是前期调查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但是在课程教学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学生能够根据要求在前期搜集大量的人群与行为数据,但是数据在后期设计中的使用和借鉴效果较差,往往存在调研与设计割裂的情况。从理论和教学实践分析了此类情况的原因,并在教学方面提出了改进方向。
  [关 键 词] 环境行为分析;教学;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4-0155-02
   一、环境行为分析及应用意义
   (一)环境行为及分析
   20 世紀六七十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行为学兴起,人们开始深入地研究人的活动行为与空间之间的关联,以提高城市空间作为物质功能的品质。
   环境行为主要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即环境影响人,人也会通过行为改变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行为通常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产生的,所以,环境行为分析一般会采用多种分析方式来获得信息,从环境和人两个方面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和推测,并将结果运用到设计中去,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
   (二)在设计中实施环境行为分析的意义
   环境行为分析是设计师在做项目场地调研时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为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了解人的需求是设计的首要目标之一。了解人的需求需要分析人的行为,行为是人内心需求的行为反射,可以通过分析理解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和引发这种行为的诱因,进而梳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设计出宜居、舒适的生活空间。
   环境行为分析重在分析,这是一种由表及里的探索实践,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法、资料收集法、统计分析等分析手段,锻炼学生理性思考能力和寻找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
   二、在课堂中重视行为分析的意义
   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学生在做设计时很容易从主观意识和生活经验出发,从而忽视场地本身的情况和特点,进而使设计犹如凭空捏造。引导学生使用环境行为分析,真正了解场地的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使设计从实际情况出发,从问题根源出发,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切实解决场地问题,提升设计能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掌握人的行为活动的产生和意义,并与设计理论建立联系,强化将行为分析的结果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使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另外,设计的目标是为人服务,可以从使用行为分析的过程中锻炼、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
   三、目前在教学中遇到的挑战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的设计大多为公共空间,即指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空间,相较于室内空间来说,往来的人群更加复杂和多样化,所以课程安排一般是提供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展开前期调研,然后构思草图设计,经过扩初设计,完成最后成稿。
   环境行为分析属于前期调研的项目之一,针对环境行为的分析,学生往往通过多种办法收集材料,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分析图的表达方式也很丰富,从职业、年龄、出行时间与方式,调查全面,但是在草图构思环节中,却很难将行为分析的结论运用到设计中去。因为相比较前期分析中的结论,学生更关注任务书的要求、设计的造型、设计的主体和立意等是否足够与众不同,从而忽视空间环境与人行为需求的不匹配。而后期如果教师提出关于前期行为分析的结论在设计中如何体现或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的时候,学生往往含糊其词,然后大多数学生试图通过增加基础设施来解决问题,但是很明显,问题并不是仅靠增加基础设施就可以解决的。
   因此,课堂教学需要采取一些行动来促使学生主动将前期分析的结果融入后期的设计当中,使整个设计方案在具有新意的同时,也做到“以人为本”。
   (一)环境行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程理论的学习,学生对于行为分析已经很熟练了,而且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和快速,相较于以前去现场做问卷调查或者是观察往来的行人,学生更倾向在网上寻找答案,尤其是一些评价类的网址,可以很轻松地获得很多信息,但这些信息很难判断项目空间与人行为的关系,再加上后期的设计对于调研结果的忽视,大多数学生仅满足于有环境行为分析的过程以及图片展示,并没有费很多心思在这个部分。另有少部分学生经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教师在课堂讲解经典案例,总结出一套行为分析的模板,遇到调研的项目场地,很容易不假思索就照搬模本的分析内容,不愿意主动去考察调研,只凭空想象。
   另外,学生对于收集到的数据和结论如何运用并没有很清晰的认识,往往后期设计与前期分析是两个分裂的部分,彼此互不相关。
   (二)分析产生的原因
   针对学生更倾向于网上收集资料,或者是套用其他案例的分析内容,其主要原因都是针对环境行为分析的数据和信息往往复杂且工作量大。比如,对于人行为的分析,首先要关注关于活动尺度的合理性;其次,一天24小时人的行为以及频率均有不同,根据四季的演变,人的行为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所以,如果仅靠课程安排一周或者几天时间,学生很难完成这些庞大的收集和分析整理的工作,而网上可以通过搜索直接获得相关信息,从而免去这些庞大的工作量。
   还有一部分学生,相较于前期调研,他们更加专注于灵感的推演,这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有设计想法,但是基本是从主观意识出发,常常忽视人使用空间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开始尝试使用行为调研的数据去做一些设计,来完善设计方案,但是根据实际反馈,效果并不理想。根据学生反馈,使用调研数据做出来的设计方案与预期并不相符,造型设计上也有所欠缺。
   然而大部分学生不愿意从分析结果出发,其实还是由于设计思维的局限。比如,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学生通过人群行为分析,得出场地活力缺失,后期需要在设计中想办法提高公园活力,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在通过增加活动项目和活动设施上下功夫,却很少有人通过设计活动和设施来达到提高公园活力的目的,这就使得所有设计项目的活动场地设施和活动类型都是大同小异。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