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程霞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4期
[摘 要] 为了促进高职思政教育和创新
创业教育二者的深入融合,简单分析了高职院校当下创新
创业教育工作出现的技术融合深化、开放水平提升以及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特征,对创新创业教育和高职思政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和高职思政教育融合发展在人才培养、区域经济发展、育人体系课程思政持续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模式建设方面的价值。以当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人才需求培养差距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和区域发展、思政教育相互脱离方面问题为基础,提出了以服务经济发展为核心强化二者课程体系发展、以网络教育平台建立创新创业保障体系、促进二者教学形式发展创新以及利用互联网深化校企合作的对策。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4-0161-04
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行业特征和职业特征十分明显,需要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备综合能力优势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思政理论课同样也是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但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水平较低,也正因为如此,在我国课程思政大工作格局的影响下,高职院校需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学有效融合的教学模式,这不仅是技术型人才培养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还能够建立高职院校的“三全育人”工作模式,确保课程思政体系和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变得越发完善。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和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对策,为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调整、發展提供参考。
一、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特征
(一)技术融合深化
现如今,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国内互联网技术持续发展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并非单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而是需要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持续发展,最终建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新形态[1]。高职院校需要促进“互联网+”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有效融合,利用数字化思维,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发展,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能够逐渐提升到思维教育层面,利用现代科技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效果,这也是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
(二)开放水平提升
在我国高职教育工作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与各行业的发展步伐基本保持一致。在信息化技术深入应用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开放性有所提高,也变得更加灵活。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内容可以由教师根据已有的产品结构和商业结构,使用全新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2]。从教学形式层面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使用的MOOC这类现代化教学方法能够整合已有优秀的学习资源,根据学生的能力优化课程设计,这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同时,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知识覆盖面也能够逐渐拓宽,不仅能够为我国的创新驱动战略发展提供服务,,还能够深化我国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工作。
(三)教学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技术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工作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从根源上发生了改变,学生更加倾向利用线上教育资源提高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水平,对于网络教学资源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依赖。正因为如此,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和革新,信息化教育资源得以在教学中普及应用,使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逐渐丰富[3]。同时,师生能够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将技术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并且传统的知识灌输方式能够逐渐被现代教学模式取代,将图形图像技术、VR虚拟情景等技术融入其中,尝试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确保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得到调整和优化,在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体验的同时,提高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创新创业教育和高职思政教育二者的关系
(一)二者有一致的教育目标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的总体目标和思政教育二者基本保持一致,都是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型应用人才。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高职院校也会利用相应的网络科技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行调整,以此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一般而言,高职院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为了在激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促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保障学生个人的创新创业能力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促进学生全面进步。而从教学目标的层面来看,思政教育同样也贯穿在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能够达成我国目前教育工作提倡的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目标。
(二)二者有一致的教育内容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推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二者有基本一致的教学内容,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作为前提条件,逐渐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所需的各项技巧,并指引学生实践和探索,保障学生以一种积极态度主动参与企业的创新实践和社会竞争。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则是将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作为核心,教学内容基本覆盖了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诸多道德层面的问题,不同的教育工作内容却全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精神内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