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漫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6期
[摘 要] 传统高校非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所采用的评价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这样的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而形成性评价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因此,以形成性评价为基础,探讨构建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方法,希望有效提高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较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关 键 词] 形成性评价;高校;非英语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3)16-0021-04
与传统的评价方式相比,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把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联合,使二者相互交融。开展形成性评价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形成性评价收集有关教学方面的反馈信息,以此来调整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运用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而且教师与学生可以运用形成性评价展开良好互动,使学生可以精确发现学习英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性评价的开展和应用手段种类多样,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存在着客体和主体双重身份。现如今,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于英语知识掌握和学习的各项需要,因此,可以借助形成性评价来改革高校非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教学模式推动下实现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掌握。
一、形成性评价
(一)概念界定
形成性评价是美国学者Scriven提出的概念,他把评价分为形成性和终结性两种。形成性评价指的是对学生在投入学习后取得的成绩、具体的表现,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情感表达以及学习策略等多个方面做出来的综合性和长久性的评价。其目的是通过容纳不同的评价主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高校非英语专业教学中通过使用形成性评价,可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提高学习英语的信心和能力。在非英语专业教学中使用形成性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评价方式多元。形成性评价使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如可以对课堂活动进行记录、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座谈和访谈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二是评价全程跟踪性。形成性评价在非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会在课上和课下得以体现,能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精准化体现实际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三是学生主体参与。过去的教学评价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则要求学生也纳入评价当中来。
(二)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建设的意义
首先,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形成性评价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社会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专业学习需求设置的综合化的专业评定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手段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纳入形成性评价当中,以此对现有的教学情况进行改进,学生也能在课前、课后有效、积极吸收英语知识,根据评价结果,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课堂地位也在形成性评价的运用后得到较好的提升,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既能了解到自身的学习状况,又能增强竞争意识。让非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凭借评价内容,在课堂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
其次,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改进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以形成性评价为中心构建教学模式主要是面向学生、服务于学生,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合理化和针对性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最终也会反作用于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掌握更加优良的学习办法。而且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时教师通过使用形成性评价,能将学生的潜能最大化激发出来,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英语当中。过去的评价方式以考试这类终结性评价为主,对学生的评价过于片面,学生在日常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也难以解决。因此,利用形成性评价,使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也能纳入学习当中,最终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稳步提升。
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指导,使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完成之后进行考试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无法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而且考察评价的结果过于单一。因此,使用形成性评价可以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情况开展多元的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合理化和有效化的指导。
二、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高校非英语专业形成性评价除了包括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和具体的应用技能之外,还应当涉及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态度、学习策略等。同时在评价主体中,既要有教师,又要有学生,使评价主体具备全面性。在具体开展评价时也应当遵循全面性的原则。例如,运用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方式,构建学习档案,记录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日常中学习英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