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赵鑫 潘芳侠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6期
[摘 要]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区块链等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以数据为核心的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力的新兴生产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数字化发展也为金融大数据人才培养生态体系构建带来了全新的契机。从金融大数据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如何有效地建立金融大数据人才培养生态体系进行了探讨,以促进社会发展数字化转型目标的实现。
[关 键 词] 数字化转型;金融大数据;人才培养;生态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6-0089-04
为贯彻《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金融机构研究制定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将金融大数据的价值创造和挖掘潜能赋能金融科技的业务发展。在“立柱架梁”的基础上推动“积厚成势”。在推进实施金融大数据进程中,数字化转型可通过数字驱动、价值创造、技术高级化的工作思路促进金融行业大数据形式高效运行,实现对金融行业的一站式信息采集、存储、分析、服务与管理、数据处理、数据资产管理等一系列服务。对此,2021年11月,工信部发布了《“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要求通过数据创新驱动管理和模式的创新,促进金融科技的发展。2022年11月,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8个部门共同发布了《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其目的是引导金融机构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从而提升风险识别和处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加速数字化转型既有利于其实现科技治理转型,又是其提质增效、占据数字金融发展高地的重要举措。同时,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金融大数据人才培养生态体系亟待新的发展和创新。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产业发展迅猛,对于金融行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传统的金融领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并且有进一步纵深推进和深度融合的趋势,企业既有推进大数据精算、完善统计模型构建、创新数字金融服务的迫切需要,又面临数字化风险管理等人才缺失的难题。对于金融科技公司来说,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人才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力尤为重要[1]。因此,党的二十大提出需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利用我国企业内部产学研融合,从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人才培养与数据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市场创新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将传统的金融学专业和大数据分析有机结合,使金融学专业向金融科技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是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建设良好的金融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2]。
金融大数据人才培养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如何更好地培养大数据型科技人才,学者们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是由国家政策、行业环境、企业规划以及教育机制等多个主体协同下,经济发展、行业需求、未来发展方向等共同构建,从而创造了金融大数据人才培养生态体系[3]。国家政策层面,需调节大数据金融市场现状,采取资金与政策支持偏向型政策[4]。行业层面,王素贞认为金融业具备良好的大数据应用基础条件的同时也拥有充分的大数据技术支撑,大数据对金融更具有针对性,所以金融行业领域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凸显,是抓住这一机遇关键所在[5]。企业应加大科技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力度,践行党的二十大中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建设科技人才队伍与健全金融科技人才激励机制[6]。而要建成金融大数据人才培养生态体系,金融人才培养即将面临的不仅是观念的改变,更可能是系统的范式变迁,教育教学改革是推动人才培养体系转型的基础与核心[7]。根据已有文献,周丹和赵莉娜[8]从理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机制目标、课程内容结构体系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等方面改革与创新互联网金融方向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欧阳梦缇[9]结合数字化转型下金融大数据人才需求和现状,从学科交叉的角度探讨金融大数据人才培养,提出创新的培养生态体系的路径。
基于上述研究,本研究结合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金融大数据人才的需求及现状,进一步从学科交叉的角度深入探讨金融大数据人才培养,并提出金融大数据人才培养生态体系的创新路径。
一、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金融大数据人才需求及培养现状
金融大数据是将大数据的技术和方法应用于金融领域,如銀行、保险、证券等行业,借助大数据对关注客户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多方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传统的金融学专业发展较为完善,然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各类信息快速更迭,大量化、快速化、多样化、价值化是其主要特征,我国传统金融业逐渐向信息化转型,对互联网信息技术依赖性较强。这对金融大数据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熟练掌握金融理论传统要求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大数据时代的要求,还应该灵活应用大数据技术,重视创新技术以及实践能力。这就高校需要强化人才教育,在金融大数据培养过程中深化产教融合,探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各方教学资源,重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依据现代化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据调研数据可知,当今人工智能人才与大数据人才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严重人才荒,各国已将大数据发展技术上升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地位,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大数据人才缺口高达150万[5]。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但2016年教育部才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本科新专业,2020年才开始有毕业生,大数据人才仍处于初步阶段,高校实现“数字化转型式”教育亟须实施。目前,金融行业人才培养体系仍存在传统课程体系无法满足行业需求、高校课程设置与社会脱节、师资力量不强、企业与高校合作意识不强等阻碍金融行业与数字化转型结合的因素[10],需与其他学科交叉,针对社会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建设金融大数据人才培养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