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吕玲玲 张越锋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6期
[摘 要] 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然而,在应用型“专升本”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制约着生物技术人才的有效培养。在充分分析“专升本”生物技术教育的背景下,分别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进行介绍,为应用型生物技术“专升本”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关 键 词] 应用型人才;生物技术;“专升本”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6-0093-04
为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充分结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地方经济结构特点和人才需求状况,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是现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
生物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性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1]。按照教育部对高等教育的指导意见,生物技术专业培养重点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型。随着社会对生物技术需求的日益增大,国内许多高等院校纷纷设置生物技术专业,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开设该专业的学校既有“985”重点高校,又有一些省属的地方高校和高职院校,科研、教学水平决定了其办学层次也不尽相同,肖国生等[2]认为每个学校开设生物技术专业时,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科定位和服务面向,制订合适的培养方案。
与“985”“211”工程院校不同,地方本科院校需要根据自身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办学主旨等因素,科学制订人才培养目标。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不仅招收普通本科生,而且招收“专升本”学生,这样在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时面临诸多困难,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
一、“专升本”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生物技术在农业、医学、海洋开发和利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生物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社会对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3]。目前,生物技术专业人才主要的来源有高职、本科、研究生三种类型,高职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所积累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足,往往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研究生主要在科研院所工作,而企业对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往往更大,因此,大力培养普通本科和“专升本”生物技术人才是解决人才供需问题的主要措施。
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可分为以培养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两种类型,高层次本科生物技术人才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适合被培养为学术型人才,而普通本科、地方院校、“专升本”生物技术人才更适合被培养為应用型人才。“专升本”生物技术人才在实际培养过程中面临一些困境:(1)生物技术“专升本”学生的专业来源较为复杂,调查发现,只有少数学生的“专科”专业是生物技术,大部分为非本专业,这样决定了“专升本”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较为薄弱,而大部分“专升本”本科阶段的标准学制为2年,在2年内完成并“学懂弄通”所有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有较大的困难,实践中普遍存在“形式上”完成专业课程学习,不能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知识要求。(2)由于“专升本”学生理论知识的欠缺,导致在技术能力(实验和实践技能)上的培养也非常吃力,在实验和实践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跟着教师按部就班地完成了动作的重复,对于技术原理及其应用却一知半解,更达不到创新的要求,故不能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能力要求。(3)由于前两个培养目标的达成率较低,导致学生应用生物技术知识进行发现、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较差,即不能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素质要求。(4)基于上述三方面现实情况,生物技术“专升本”学生的就业率普遍偏低[4]。可见,高校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专升本”学生的培养面临一些现实问题。
我国生物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已有多年,在人才培养以及服务经济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生物技术“专升本”专业学生的培养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5]:(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3)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因此,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强化理论学习并完善教学实践环节是培养应用型生物技术“专升本”人才的主要渠道。
二、应用型“专升本”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那么,生物技术“专升本”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是否与普通生物技术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同?高职生物技术归为职业教育,高职学生升入本科后,本科阶段的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延续还是通识教育?因此,清晰、准确、合理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生物技术“专升本”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和关键所在。
生物技术“专升本”学生由于知识储量不足、基础较差、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在本科阶段,应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培养目标的学术性应低于普通本科,但应用性应高于高职院校学生。但在这个问题上,许多院校对“专升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还普遍存在定位不清晰、不准确的情况,部分院校则直接套用普通生物技术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就造成了“专升本”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