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青年社区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2023-09-2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尹渭莉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6期

  [摘           要]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安欧亚学院的辅导员在青年社区中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在社区制改革过程中,辅导员队伍逐渐出现了结构不合理、人员稳定性不强、专业化水平程度不高、职业倦怠感显现等问题。聚焦社区制发展过程中辅导员队伍呈现出的问题,剖析成因,并针对青年社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    键   词]  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实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6-0173-04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高等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不斷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西安欧亚学院自2015年开始实施社区制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效仿美国高校,将二级学院原有的业务内容拆分成学术和学务两部分,学术事务留在二级学院,而学生事务则划归到了青年社区。辅导员队伍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少量辅导员留在了二级分院,通过转岗承担产学合作、高质量实习、就业指导等工作,而大部分辅导员则进入了青年社区做学生管理工作,开展安全稳定、数据统计、党员发展、行为教育、奖助贷、心理辅导等业务。社区辅导员工作烦冗,事务多,在工作中还扮演着导师和朋友的双重角色,是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直接引导者,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高度关注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调动辅导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推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一、青年社区辅导员队伍现存问题分析
   (一)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1.在性别方面。男辅导员8人,占比19.5%,女辅导员33人,占比80.5%。可以明显看出男辅导员的占比远远少于女辅导员,呈现出性别不平衡的情况,也同时反映出辅导员岗位对于男性的吸引力不强。但是从高校实际的情况来看,男性的沉稳、豁达以及理性思维等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男性辅导员的选任育留方面,不仅要“引得来”,还要“留得住”。
   2.在学生工作经验方面。2021年,随着各二级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进入到深水区,分院老师开始无力承担过多的学生管理事务,因此,分院学生事务中心开始试点,在运行过程中,剥离了青年社区部分经验丰富的辅导员转岗到分院,导致青年社区辅导员队伍结构逐渐开始失衡。大量新员工加入青年社区,给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新员工有自身的优势,比如易于接受新事物、与学生容易沟通,但是同时也缺少学生管理工作经验,这就必然导致组织需要在这一阶段投入大量的精力对其进行指导和培训,也同时需要他们在工作实践中逐渐熟悉学生事务。这需要一个过程,对于学生事务专业化推进来讲,或多或少有一些挑战。
   3.在职称方面。未评定级别的有24人,占比58.5%,初级职称有13人,占比31.7%;中级职称4人,占比9.8%;副高和正高为0。由数据得出,青年社区辅导员的职称结构不太合理,绝大多数的辅导员未评定级别,少部分的辅导员是初级职称,极少数的辅导员为中级职称,副高和正高职称没有。这个数据显示出青年社区辅导员对个人发展重视度不够,或者能力还有一些欠缺,需要进一步成长和提升。
   (二)人员稳定性不强
   辅导员的稳定性是学生育人效果的重要保障,辅导员频繁变更或者流动性大,会使得学生的社区归属感和体验感弱化,不利于保障学生管理效果的连续和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而目前青年社区的运行模式,似乎在短时间内难以回避这个问题。比如每年5~6月份的实习项目启动后,大三将近半数的学生需要退宿住到校外,这有利于学生实习的便利性和高质量,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在校内的学生需要进行例行的宿舍调迁,以确保学校床位的利用率。按照青年社区以宿舍、楼层为单位进行管理的现实实际,就需要对各个楼宇的辅导员进行适度调整,学生也会面临着更换辅导员的现状;另外由于工作压力、发展空间、个人离职等原因所引发的辅导员调整,也会对队伍的稳定性带来挑战。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未来选择的机会比较多,他们可能会把辅导员工作当作是就业的过渡期,一旦有更合适的工作岗位或机会就会选择离开。这些原因都会使得辅导员缺乏归属感,让他们觉得辅导员只是一份工作而非事业,从而在工作中呈现出积极性不高的状态。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对学生管理工作是极为不利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管理效能提升和育人效果。
   (三)专业化水平程度不高
   “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是辅导员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对于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要求,除了“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外,同时还应该具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及知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等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根据青年社区辅导员最后学历所学专业排布,在41人中,有7人是思政类专业,占比17%;8人是教育类专业,占比19.5%;26人是非教育和思政类专业,占比63.4%。从数据可以看出,还有超半数的辅导员专业背景和岗位匹配度不太高,辅导员的专业化能力受到挑战。
相关文章:
  • 1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及实
  • 2 数字经济新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
  • 3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的文献综述
  • 4 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国内分层教学评价现状研究
  • 5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初探
  • 6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改革与实践模
  • 7 “岗课赛证”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研究
  • 8 “职教”与“科创”互联互动研究
  • 9 “三全育人”视域下广西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文化育人
  • 10 “能源情怀”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育人过程的思考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