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能源情怀”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育人过程的思考

2023-09-2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赵玉伟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6期

  [摘           要]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培养学生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能使学生正确、全面认识自己。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分析“双碳”背景下“能源情怀”的重要性和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将“能源情怀”融入学生职业生涯全过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联动育人体系,努力实现育人目的。
  [关    键   词]  “能源情怀”;职业生涯规划;能源与动力工程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6-0169-04
   2020年,国家提出“双碳”目标,意味着我国将在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对于电力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电力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国计民生举足轻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大学生经过高校的培养,最终会成为电力行业发电端的主力军,但是通过对近几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调研,有不少学生热衷于跨行业考研和就业,这对发电端企业的招聘造成了压力,因此,高校培养学生“能源情怀”,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一、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中的必要性
   (一)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人才培养
   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对未来自我发展路径的合理分析和安排,以及根据自身特点和客观因素,不断进行完善发展的过程。大学生经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系统性学习,明白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特点,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制订自己的未来规划,并根据生涯规划安排实施步骤和方式。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相关课程和项目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科学地看待行业发展,锤炼本领能力,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树立远大理想,为个人职业规划助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于2022年6月在宜宾学院考察时发表了有关就业的重要讲话:“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学校、企业和有关部门要抓好学生就业签约落实工作,尤其要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这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指明了方向,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能帮助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特点和不同的个人目标进行更适合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并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指导。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发展和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择业新趋势
   当前,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普及和发展,就业市场也发生了新变化。为了更好地使学生适应招聘市场的现实需求,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就业需求和求职能力,以便于更好地激发学生求职就业的动力。职业生涯教育是学生就业指导当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实时调整个人就业规划,确定中长期目标和短期执行的具体要求,不断激发潜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双碳”背景下“能源情怀”的重要性
   (一)增强职业和专业认同感
   “双碳”目标的提出,对电力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更加成熟先进的清洁发电技术,同时也需要更加专业的电力人才。需要高校及时有效地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大学生身上注入能源电力的“情”,增强自身使命感,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实现“双碳”的目标中来。
   在“双碳”背景下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德育,职业生涯规划要求学生拥有全面规划自己职业发展的能力,在实现个人发展的过程中,既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又要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最大化,结合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等,定好职业发展目标,不断增强职业和专业认同感。
   (二)为学生择业助力
   大学生处于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正是学习专业技术的最好时间,也迫切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学生对于行业和职业的了解程度较浅,[2]任何一次实习实践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择业与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性强,可以通过学生的职业咨询落实,但最终都需要学生通过自身实习实践来强化对行业的了解,并不断调整心理适应能力,增强进入职场工作的心理准备。
   学生由于成长历程不同,在个人身上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也呈现差异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适应周围的环境,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学习方式,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规划以适应周围环境的需求,更好地提升自己,从而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一定的认识,并看到自身的努力方向,通过努力提升自身本领,拥有更加有优势的就业素质和能力,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能源情怀”帮助学生提前树立远大目标,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本领,能够使学生提前做好个人发展规划,助力学生提前拥有清晰的目标以投身电力行业。
   (三)激发学生“比学赶超”的积极性
   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载体,融合“双碳”目标和“能源情怀”,有助于培养学生奋发进取、“比学赶超”的积极性。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充分认识自己,提前确定目标,挖掘自身潜力;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增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正确的择业观,避免盲目跟从。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