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潘红 杜文娇 黄静芳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7期
[摘 要] 微生物检验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完全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为适应教学需求,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微生物检验课程中。通过精选教材,建设在线课程,依据教学大纲、岗位需求进行内容的整合,实施了该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满足了当前的教学需求,构建全过程评价体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参与度,拓宽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 键 詞] 微生物检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7-0033-04
新的形势下,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已经体会到在线教学“随时随地可教、随时随地可学”的优势,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完全满足教学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学模式改革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成为教学新趋势、新常态。
微生物检验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课程目标是通过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微生物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免疫性,及微生物检验的程序和方法,并能运用理论完成临床标本中常见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基于此目标,该课程的课程类型为理论+实践。为适应新的教学需求,我们微生物检验教学团队进行了教学改革,运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所建设的在线课程微生物检验,探索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微生物检验课程中。
一、微生物检验教学改革的准备工作
(一)精选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我校微生物检验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教材(2020年2月第5版),由李剑平、吴正吉主编的《微生物学检验》。同时,为满足实训课需要,自编实验指导教材《微生物检验实验指导》。教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参考资料,教材的选取符合国家规定并且适合学生学习。
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微生物检验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及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结合学生的学情,将该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和补充,内容结构进行了整合与重构。将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的不同种类作为不同的工作任务,实行模块化教学,全部内容分成“细菌的鉴定”“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鉴定”“真菌的鉴定”“病毒的鉴定”四个模块。模块中选择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原体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并增加当前出现的传染病案例,如禽流感最新毒株流行情况等。对于临床上不多见的病原体则作为拓展知识,学生自学。
(二)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建设微生物检验线上课程
我校与超星公司建立校内合作,教师使用工号,学生使用学号登录平台。学习通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支持PC端和移动端应用,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与课后强化巩固于一体。基于此,我们课程组建设了微生物检验线上课程。根据教学设计,创建微生物检验课程框架,设定课程目录,如模块一为细菌的鉴定,模块二为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鉴定,模块三为真菌的鉴定,模块四为病毒的鉴定(见图1)。每个模块下设置对应的教学任务,将教材、课件、微课视频、直播课回放视频、章节测试和讨论等上传其中。课件是线下授课PPT,将每个任务的内容系统展示,不同于独立的知识点,而是一个整体,方便学生把握整体知识框架;微课视频是每个任务中的知识点或技能点,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观看;直播课回放视频为完整的线上授课的录屏,方便学生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也方便学生课后查漏补缺;章节测试以学生学习掌握的基本要求为主,方便学生及时发现学习薄弱之处。根据实际情况将微课视频和章节测试设置为任务点,督促学生强化学习。同时,我们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制作相关辅助学习、拓展学习的案例,收集大量的题库,并上传至平台。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一)理论教学
1.课前线上互动预习
根据教学进度,教师在学习通提前发布本周学习任务。学生登录平台,利用平台上教师上传的课件、视频等进行自主预习,完成相应的任务点,并通过课前测试检查预习效果。遇到问题可随时在平台上向教师提问,或在班级空间发布话题进行师生间的讨论,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通过平台学生学习行为的数据,了解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为上课做准备。
2.课中直播+课堂互动教学
利用学习通提供的直播客户端或者学习通直接发起腾讯会议直播,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活动。通过手势签到、位置签到、二维码签到等方式,进行出勤考核,督促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行系统性的讲解;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探索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以问题导向,启发式教学,通过案例导入,联系临床实际,结合热点问题,层层剖析,梳理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学习通的其他功能:“选人、抢答”功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竞争性,促进知识内化吸收,又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及表达能力;“讨论”功能,掌握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主题讨论”功能,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分组汇报学习成果;“评分”功能,让学生参与课程评分和评价,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评判能力和表达理解能力。通过屏幕共享,随时分享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随时掌握学生课堂学习的进度,随时反馈学习情况,有效督促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