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智能制造综合实训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相结合的实践探索

2023-09-2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张燕琴 刘方方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7期

  [摘           要]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载体,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路徑,智能制造综合实训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与机械类产品的生产管理、设计、制造、检测、装配等环节密切相关,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产教融合实训项目开发,以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修订课程标准、设计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评价作为实施路径,将挖掘的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等思政元素融入智能制造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以期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实现育人和专业知识技能的有机融合。
  [关    键   词]  智能制造综合实训课程;思政育人;实施路径;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7-0117-04
   一、引言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专业课程要注重课程思政点的开发与建设,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让专业课程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体现思政教育功能,实现专业课程的德育目标[2]。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教育不仅要关注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在全球产业链重塑和国家经济转型加快的背景下,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能有效发挥高职育人功能,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年来,我国制造产业不断转型升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在持续改革中。《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职业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智能制造综合实训课程介绍
   智能制造综合实训是三年制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课程依托校内的工业4.0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模云智能制造系统和校中厂的智能制造装备为平台,开发了以模具智能设计、制造为载体的产教融合实训项目,开展“智能制造导论”“智能制造系统”“模具智能设计”“模具智能制造”“模具智能检测”和“模具装配调试”六个项目的实训教学。采用“线上(模云系统MES)—线下(智能工厂)”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生产制造企业信息化的理念,了解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在项目管理、生产调度、资源调配、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理解智能制造升级中信息系统与硬件的结合方式和应用方式,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三、智能制造综合实训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专业课程实施思政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我国自2015年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以来,先进制造业得到大力发展。目前,我国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已基本建立,不少大型企业已建立并不断完善智能制造管理系统,许多中小企业也正积极推进智能化升级。我国处于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高职机械类专业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也是培养“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智能制造”亟须的新型工科机械类人才的重要途径。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具有严谨、实干、爱国、敬业等现代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我们在专业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二)专业课程实施思政教育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大学是学生形成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教育不仅要关注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注重对学生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过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本专业、行业领域内的楷模人物,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会深深激励着青年一代,学生内在的学习探索动力会进一步被激发,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对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的学习和案例分析,学生了解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思考智能制造行业存在的问题,在思考中分析如何解决关键的技术难题,借助思考激发学生的使命感,让学生在拥有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专业课程实施思政教育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中,除了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毕业生掌握学习和思考的方法,以及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学校在开设专业课程时应把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实干创新、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作为培养目标融入课程教学中。
   目前,高校的专业课教师往往更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对立德树人、言传身教的育人思想理解不够深入,普遍存在对学生思想教育不足、缺乏相应的方式和手段、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增强教师的思政意识,在智能制造综合实训教学中,隐性融入职业素养、思政元素,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主流价值理念的熏陶,培养其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最终将其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3]。
   四、智能制造综合实训思政育人内涵挖掘
   结合课程教学任务,充分挖掘与任务主体相关联的思政育人元素,将其融入课程设计中。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