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朱碧红 张慧芳 潘珍珍 陈迎晓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9期
[摘 要] 目的:探讨信息化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在传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传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实验组采用信息化教学+PBL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学生主动学习、教学活跃度、临床思维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信息化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更高,教学效果更好。
[关 键 词] 信息化教学;PBL;传染病学;临床实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9-0069-04
近年来,我国的传染病疾病谱在发生着变化[1],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都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人类与传染病之间的斗争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众所周知,传染病的发病有地区、季节、人种等差别,并受自然灾害以及生活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传染病不可能绝迹。这就意味着相应的传染病学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传染病学教学必须与时俱进[2],顺应时代的发展,推进课程建设,深入挖掘本课程内容以及各教学环节中的育人功能,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信息化在教育上被称之为教育信息化,是指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3]。互联网自诞生以来,发展迅猛,已经渗透到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对全球信息化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网络能方便、快速地传递信息,增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资源,不受地域、时间和环境的限制。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适应信息社会的教育要求。
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4-5],由美国医教改革先驱Barrows教授于1969年创立[6]。PBL教学以学生为主导[7],教师作为指导,是当今国際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及推理过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强化,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拓宽临床思路,提高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教育与咨询能力。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医学生迈出校园步上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临床实习质量直接关系着医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发展。本课题组在传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实现信息化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实习生学习的重点更加明确,学习主动性更强,知识面得到进一步拓宽,临床思维更加活跃、更加发散,在温故而知新中,更有利于他们掌握传染病学相关知识和相关技能,践行医者使命,树立医者仁心理念。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实施对象
在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之间,选择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20名实习生作为本课题组的教学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法)和实验组(信息化教学+PBL教学法),每组各60名实习生,实习时间均为两周,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和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实习带教老师。两组实习生的年龄、性别、临床实践经验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实施方法
1.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传染病学临床实习带教。实习生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内科实习期间,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参加临床交班、临床查房、临床小讲课,观看带教老师的临床技能操作或直接参与临床技能操作,带教老师予以纠正、改进。
2.实验组
除上述对照组实习生的常规实习任务外,采用信息化+PBL教学法进行传染病学实习带教。
(1)临床实习前:带教老师事先给出PBL教学案例(一般为临床典型案例或疑难案例,如PBL教学案例“我为什么会这么累”“宠物惹的祸”等),指导实习生根据这些案例设计问题产生假设,针对问题和假设进一步引出一系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实习生可以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包括手机、电脑网络平台等事先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自行分析、解决问题,并证实假设。带教老师通过钉钉或微信等软件,告诉实习生教学中涉及的问题,并要求实习生做好传染病学临床实习前的预习。
(2)临床实习过程中:实习生根据自己对PBL案例病史、临床技能操作方面的研究或困惑相互讨论,交流、补充、共享相关资料和信息,独立思考问题,自由发表个人意见,互相启发争论,加深记忆,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期间,带教老师作适当引导,避免实习生跑题或偏题,并通过手机学习软件如问卷星平台给实习生留下作业,检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临床实习结束后:带教老师以不记名问卷调查、理论考核、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形式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
(三)教学质量评估
1.调查问卷
带教老师将120份不记名调查问卷分发给每位实习生,现场发放,现场答卷,现场回收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实习生在感染内科实习期间主动学习、教学活跃度、临床思维能力的调查,调查结果按“优、良、中、差”进行评价,评分优良者则视为对教学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