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传统图案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3-10-0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刘洋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20期

  [摘           要]  传统图案是历代沿传的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装饰瑰宝,承载着各个民族独特的艺术审美。在艺术设计专业中,传统图案课程对增强民族性审美意识、促进职业素质提升、培养民族性设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视觉转化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传统课程在艺术专业中存在教学比例不合理,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流行设计趋势脱节的问题。以行业岗位需求、设计趋势作为参考设计教学内容,进行传统图案课程教学内容的探索与实践。
  [关    键   词]  传统图案;高职教育;艺术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0-0109-04
   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有了明确的定位,其是为社会培养素质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背景下,传统图案课程作为一门承载着中国千年图案装饰美学的课程,对从事视觉设计相关岗位的学习者和创作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传统图案课程和现代设计趋势的结合,因需施教,提升设计专业学生的传统美学底蕴,探索更适合当下高等职业教育的传统图案课程教学。
   一、传统图案在高职艺术专业教学的重要性
   (一)增强民族性审美意识,促进职业素养提升
   中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艺术精神追求,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文明根基。中国传统图案是一种装饰图式语言,作为表现装饰艺术的一种方式,具有独特的中式美学特征,在世界图案装饰文化中具有独树一帜的设计形式,简单抽象美的原始图案、繁复精美的古典图案、富有美好寓意的民俗民族图案,这些独一无二的装饰图案都是先民在进行图案装饰过程中精华的积淀,具有唯一性的美感和设计形式,是视觉设计专业学生审美意识学习提升的巨大宝库和艺术资源。
   传统民族文化使设计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传统图案中优秀的表现形式和设计法则具有独特的民族美学特征,学习传统图案的表现形式和构成结构,可以使学生增强传统审美意识,使设计工作中使用传统审美的思维提升,在职业的后期发展中,成长为具有民族性审美表达能力并擅长进行民族性设计表现的设计人才,是一个良性增长的过程。
   (二)民族性设计人才培养定位需求
   高职院校的核心目标是培养社会岗位需要的适应性人才,对于设计岗位来说,目标是培养设计行业需要的具有独立设计能力的民族性创新人才。民族性设计人才的培养,要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图案既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是优秀的传统艺术装饰形式,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中设置传统图案设计课程,将中国传统图案艺术设计理念植入新生代的设计力量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地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使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具备传统审美意识的设计人才。
   (三)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视觉转化与发展
   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不断使用中得到弘扬发展,在设计图案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使用设计法则,中国传统图案经历过漫长的精华提炼过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众多优秀的设计法则,如形式美法则:变化统一、对称均衡、节奏韵律、比例尺寸等;图案构图法则:离心式、向心式、均衡式、旋转式、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八达晕式等。这些设计法则蕴含了丰富的民族艺术底蕴,作为在设计岗位从事设计工作的设计者,在设计思维中融入传统图案的设计思维与表现方法,会使创作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
   传统图案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民族风格创意设计思维,提升学生的民族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具有民族风格设计能力和表现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更好地完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创新性视觉转化与创新发展。
   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課程教学比例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
   在高职教育中,针对社会岗位所需要的岗位实践能力是必要且必需的,高职教育的重点是针对社会岗位培养岗位所需要的适应型和创新型人才,但目前的传统图案课程教学结构中,理论教学占比较大,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较小,针对社会流行设计趋势的课堂设计任务实践更少,具体表现在:针对传统图案的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图案设计法则理论进行口授讲解,对藻井、宝相花纹、缠枝纹、忍冬纹、兽面纹等优秀传统图案进行设计赏析与表现型和构成结构讲解,对优秀传统图案进行临摹等,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只在设计理论和基本技术层面进行训练,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理论,没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学生对知识的接收效果不理想。
   在图案课程的教学行为中,图案理论知识学习是重要的,但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来说,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也同等重要。实践任务大多数是优秀图案的临摹或设计,很少有针对社会流行设计趋势的课堂教学设计任务,比如现代潮流图案设计、IP形象设计以及延展应用设计,或与现代设计表现方法结合的设计项目以及实际落地的设计项目等,传统教学行为中的图案临摹和图案设计等设计实践任务只是在设计理论和技术表现层面进行表层训练,其实还是停留在理论设计层面,设计实践更应该偏向学生自主创意,对传统图案理论知识进行学习,融合现下流行设计趋势和大众审美喜好进行创意设计训练,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掌握如何运用学习的理论进行符合当下设计趋势的创意思维,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而不是生搬设计法则,形成固化设计模式。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