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我国老年人健康素养现状及教育提升策略

2023-10-0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马月 陈玉华 顾浩然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20期

  [摘           要]  从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健康素养对老年人的影响、老年人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综述我国老年人健康素养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老年人健康素养的教育提升策略,以期为我国老年人健康素养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老年人;健康素养;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0-0125-0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逐渐受到重视。老年人的健康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家庭,还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密切相关。健康素养是指个体获取、理解、利用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持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健康素养是衡量个体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与居民生活质量、人均预期寿命相关。研究表明,健康素养不足会增加老年人住院率、增加医疗服务费用,阻碍医患有效沟通、降低卫生服务效率,进而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2],而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是提高老年人健康状况、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重要策略和关键环节。《“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将“强化老年人健康教育、提高其健康素养”作为近5年老年健康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3]。因此,本文对国内外老年人健康素养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老年人健康素养教育提升策略,以期为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提供参考。
   一、我国老龄化现状
   WHO将发达国家65岁以上以及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的人群称为老年人[4]。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不断增加的动态过程[5]。当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7%时,标志着该区域进入老龄化社会;当这两个指标翻番时,即60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20%或65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4%,则标志着该区域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6]。根据这一标准,我国从1999年开始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近年来不断加重。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占总人口的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亿,占总人口的13.50%[7]。相比2010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增加了5.4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67亿,占总人口的18.9%,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了334.1万人,这说明我国老龄化现象日趋加重。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劳动力结构的迅速变化,引起医疗保险、养老金等公共支出的快速增长,给我国医疗服务、养老体系和社会经济体制均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我国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
   1974年,健康素养概念在美国首次提出,目前国际、国内学者普遍接受的定义为:个人获取、理解和评估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健康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持和促进自身健康。老年人口健康素养“赤字”是快速人口老龄化的特征之一,健康素养不足导致老年人口患病率显著提高。我国作为老龄化进程最快、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较低的老年群体健康素养,将加大国家未来财政负担和医疗负担。对于老年人个体而言,较低的健康素养水平将带来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健康结局。健康素养的提高有利于显著提升老年群体健康知识水平,强化其疾病预防、身体保健意识,促进其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形成,提升老年人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老年人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降低老年人住院率,最终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结局。
   老年人口的低健康素养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和全球问题,我国也不例外。我国基于公共卫生视角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66条,通过《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人们的健康素养进行测试。2008年全国55~64岁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仅为4.69%,65~69岁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仅为3.81%,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远低于其他年龄组[8]。2012年我国60~69岁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为6.1%,2017年全国60~69岁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仅为7.74%[9]。由此可见,我国老年人口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且增长缓慢,因此,提升老年人口的健康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三、健康素养水平对老年人的影响
   (一)健康素养与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逐漸成为患慢性病的主要群体。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的高低能直接影响其自我健康管理水平。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是促进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10]。对于高血压的患者而言,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可以促进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形成,从而能更好地控制血压[11]。一项临床研究表明,健康素养低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12]。我国上海在推广“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项目”时发现,健康科普教育能提高市民健康素养,从而能提高其慢性病防控意识和健康管理技能,良好的健康素养能指导居民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进而达到预防及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13]。
   (二)健康素养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人患慢性病后,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张继萍等对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慢性病对老年人的行为能力、日常活动均有较大影响,慢性病是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14]王静贤等用SF-36量表对城乡老年人生命质量进行调查分析也得出类似结论。[15]“健康中国行动”建议老年人应选择与自身体质和健康状况相适应的运动方式,量力而行地进行体育锻炼。有研究认为,健康素养低的老年人运动频率也比较低,而提高健康素养会有效促进老年人参加运动锻炼行为和运动锻炼频率。[16]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