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特征、困惑和策略思考

2023-10-1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唐文丹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21期

  [摘           要]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党的二十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的构想。因此,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得到了空前重视。高职院校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应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全面落实职业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劳动教育的研究力度,与时俱进地做好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困境入手,科学分析劳动教育在新形势下的育人价值,进而提出建设性策略,希望为促进学生在校期间的劳动教育水平提升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
  [关    键   词]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困境价值策略;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1-0009-04
   长期以来,劳动教育一直没有得到全社会足够的重视,诸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轻视着劳动教育。即便是在经济和教育高度发达的今天,重成绩轻劳动的观念依然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家长、社会和教育层面也极为普遍。劳动教育在课程教学中被“边缘化”问题较为严重,劳动者尤其是底层的体力劳动者被歧视、被损害的现象频频发生。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需要从基础和根源上加以治理。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主要依托的课程。《纲要》还对内容和课时进行具体明确,为院校进行劳动教育提出要求、指明方向。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全面落实《纲要》精神,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传授和普及职业发展所必需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并为高职院校学生搭建锻炼、实践和展示的平台。笔者从劳动教育的概念谈起,科学分析当前劳動教育的困境,大力弘扬新时期劳动教育的价值,进而提出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的创新路径,助力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培养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提供理论支撑。
   一、劳动教育及其特征分析
   劳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指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技术素养的教育活动。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可见劳动教育在全面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强化学生的劳动教育责无旁贷,迫在眉睫。《意见》准确定位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认为它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方面可以发挥综合育人价值。具体有以下特征:
   (一)劳动教育属于综合素养教育
   劳动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使之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人类文明发展结伴同行,一直贯穿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劳动教育的显著特点在于,培养学生体力和智力并使之得到最大化的激活,为学生的素养发展、事业发展、学习生活奠定坚实基础。《意见》指出,劳动教育要促进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四最”观念(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实施劳动教育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劳动知识和技能,还要发挥其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努力提升综合素养。尽管高职院校实施的教育融合了绝大部分劳动教育的知识技能,但是劳动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伴随着一个人所有的受教育阶段,从幼儿园到高等学府,劳动教育都在教学规划之中,甚至延伸到人的终身。《意见》指出,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建构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基于此,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对培养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劳动教育是价值教育
   劳动教育和社会上存在的其他教育理念有着重要区别。《意见》指出,新时期劳动教育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使之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认识到劳动不分贵贱,养成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的正确认知,有效培育自身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满足生存发展需要,习得基本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分析当下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其关键点依然聚焦在劳动价值观念培养上,无论院校开展何种形式的劳动教育,都必须通过劳动实践和具体活动,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劳动教育和劳动观念培养。也就是利用有效路径,在有效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使其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尽可能帮助学生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念。
   (三)劳动教育具有时代性特征
   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进步,劳动的表现形式也在发展变化,不同时代其劳动的形态表现也各具特色。但整体趋势主要表现为纯粹的体力劳动逐步减少,智力劳动的比例日益加强,并逐步发展为主要劳动形式。劳动教育伴随着时代发展和劳动形态的演变,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虽然劳动教育依然存在体力劳动,但是必须和劳动形态一起发展变化。时代发展背景下的体力劳动,绝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而是伴随智力发展和支配下的智力型体力劳动。高职院校需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时代化建设,要有计划、有思想地创造劳动教育的各种条件,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劳动学习,培养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形成积极向上浓郁亲近的劳动教育氛围。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对劳动评价意识的教育引领。学生的劳动观念受社会、校园群体的认知评价影响较大,社会的肯定和认可是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的重要力量,单凭学校一厢情愿式的教育其效果也不会令人满意。因此,劳动教育的价值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携手共建的劳动教育共同体,是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必须开辟的一条路径。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