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刘杨 项鸣 朱丽 蔡萌 刘晓丽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24期
[摘 要] 应用型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校企对接的重要平台及场所。近年来,应用型高校实验室高速发展的同时,实验室安全事故也屡见不鲜,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更显薄弱,安全问题有待提升。为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运用 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的视角,对当前应用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深入研究,提出应用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对策略,进一步促进应用型实验室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行。
[关 键 词] 应用型高校实验室;SWOT 分析法;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3)24-0113-04
一、引言
应用型高校实验室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是高校与企业的纽带,是人才走向社会的奠基石,同时也承担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应用型高校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并且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优化了人才培养结构类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更加符合21世纪人才的培养要求。应用型高校实验室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安全管理方面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实验室安全事故频频出现,这将影响学校的声誉以及办学宗旨,安全管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因此,本文采用 SWOT 分析法,从应用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视角深入研究实验室面临的安全管理问题,系统分析应用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所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应用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对策略,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二、应用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S(strengths)、劣势W(weaknesses)、外部的机会O(opportunities)和威胁T(threats),与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1]。本文将采用此方法对应用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进行分析,进而研究相应的管理策略。
(一)应用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优势分析(S)
高水平、高素养的实验人员。应用型高校实验室具有先天的优势,具有高水平、高素养的实验人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人员大多数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并具有专业知识和安全管理知识底蕴。实验室参与人员主要有院士、教授、讲师等教师团队;留学生、研究生、本科生等学生;来自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实验技术人员[2]。他们具有实验室运行维护的专业知识,熟悉实验室的操作流程,同样接受过专业教育且具有较高的安全管理素养,可以主动地参与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行动中,并且愿意接受安全部门的监督和指导[3]。
(二)应用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劣势分析(W)
设备种类多,涉及专业复杂。应用型高校实验室与传统实验室相比,实验仪器、设备涉及的专业更加全面,仪器、设备的系统性、实用性、功能性强,这是实验室的优势也同样是安全管理的劣势。实验室人员单一专业的实力很强,但是“全面型”实验人员配置显得相对薄弱,综合性的人才一将难求。由此,在实验设备复杂的前提下,出现领域外的安全问题很难第一时间解决。除此之外,日常维护也面临很大的困难,很多设备会因为年久失修,性能老化而出现安全事故[4-5]。
创新实验不可控因素增多。当下应用型人才培养逐渐向应用创新型人才转变,更加注重应用创新,教学和科研的革新手段也在日渐完善,安全管理方面却不够成熟。创新实验本身面临着很多不可知的实验安全事故,没有经验可借鉴的创新平台,实验风险也将越来越高。
管理体制不完善、滞后。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需要协调不同部门共同完成的一项艰巨的任务,而目前形势是各部门协调困难,管理体制不完善,与新实验设备、新技术不匹配,可操作性弱,与传统实验室相比,管理更加复杂化。实验室管理难以标准化操作,管理体制的出台滞后,实验室安全管理宣传力度不够、安全意识薄弱、安全常识不足、对仪器使用操作不当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缺乏应急预案,应急能力普遍低下[6-7]。
实验室安全管理理念陈旧,专业管理知识欠缺,重视程度低下。高校在教学和科研大力发展的同时,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管理者对安全问题的界定不明确,认为安全问题只是小概率事件,安全意识淡薄,若存在的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消除,最终将导致实验室重大安全问题。
(三)应用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机遇分析(O)
国家近几年将实验室安全议题提上日程,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全民的安全意识随之逐渐提高。2011年,实施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5年,教育部科技司发布了《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室危险品安全自查工作的通知》,要求部属高校对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自查;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教育部条例的出台,进一步把实验室安全方面的考核纳入专业认证中来,也对实验室的安全防护提出明确的要求。随着高校整体安全意识的提高,专业实验室的安全条件和管理水平将不断提高。而且校企合作的力度也逐年加大,很多企业的安全管理理念也可以借鉴学习,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融合学校的独特优势,可以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已有的不足之处改善,完善管理制度。发达国家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模式,积累了成功的、丰富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值得国内高校借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