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鹤也 张宸烨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24期
[摘 要] 主旋律电影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宣传路径之一。我国主旋律电影中体现着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时代创新等伟大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然而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主旋律电影的宣传教育仍存在效果不佳的现实问题,应从电影自身、大学生个体及高校教育等角度探索主旋律电影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
[关 键 词] 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4-0133-04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中国电影不仅促进了以电影为载体的全球文化交流,还形成了全球性的辐射力,有利于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的建构。近年来,各类主旋律电影震撼热映,观众好评如潮,实现了票房与口碑双赢,创造了新的奇迹,并在今后成为电影市场中举足轻重的生力军。时代呼唤主旋律电影,解构主旋律电影的相关特性并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时代精神、培育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价值。
一、基础解析:主旋律电影的内涵、创生和功能
(一)内涵界定
所谓主旋律,原指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旋律,后引申为正面、积极的主要精神或观点,代表正确的指引方向[1]。主旋律正,社会思想才有主心骨。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则是当代中国积极弘扬的主旋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社会思想观念需要物质载体或媒介来承担。电影作为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了一定的经济、政治及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潜在地承载着一个国家的价值理念,由是“主旋律电影”的复合概念得以出场,即一定时期内呈现革命历史和群众生活、宣扬主流意识形态的电影类型和传播媒介。
(二)出场语境
纵览春节档期、关键节假日,各类主旋律电影登场并饱受广大群众喜爱。国际层面上,各国普遍重视利用影视作品宣扬主流价值观;国家层面上,主旋律电影是国家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阵地和环节,弘扬主旋律是国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必要选择;群众层面上,现代社会人们特别是高校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对文艺作品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主旋律电影兼具视听震撼、娱乐效果和教育意义,成为新时代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三)特征分析:内容和形式、主客体和中介的统一
1.题材涉猎广泛
主旋律电影围绕诠释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以及人民生活得到切实改善为主线,大体可分為以下四种题材:一是历史题材,具体分为“革命战争题材”(如《1921》《建军大业》)、“建设史和改革史题材”(如《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二是人物题材,具体分为“革命领袖题材”“英模人物题材”。三是群众生活题材,如《保你平安》《我不是药神》。四是时代题材,如《战狼2》《流浪地球2》等。
2.形式异彩纷呈
主旋律电影通过其特有的话语体系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大荧幕前的一帧帧运动画面、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一件件振奋人心的事件、一句句充满温暖和人性的台词等,这些元素都于无形之中传达了主旋律电影的基本精神。
3.受众多元多样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中,社会全体人员都是主旋律电影的受众对象,但这些受众对象来自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职业,在年龄分布、文化水平、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主体差异,故存在一定层次性,要针对不同群体的个性创作适销对路的影视作品。
(四)功能解构:形象塑造、价值传播和人文关怀“三位一体”
主旋律电影的强大功能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塑造国家形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主旋律电影能够生动呈现我国的精神风貌,在点点滴滴中有助于构建国家形象、弘扬中国精神、讴歌新时代,也面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2.弘扬主流意识形态
主旋律电影传达出家国认同、民族团结等理念,符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通过故事叙述,受众能够认清道路选择、历史记忆、时代价值,筑牢理想信念,实现主导意识形态宣传。此外,主旋律电影通过通俗化解释和大众化表达,适应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需要。
3.彰显人文关怀
主旋律电影不是高高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力图传扬真善美,弘扬正确的社会道德规范,进而讴歌美好人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归因分析:主旋律电影具备教育意义和思想政治效果的原因
(一)主旋律电影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一致性
1.对象的同一性
主旋律电影的受众对象囊括广大的人民群众,具有全民性的基本特征[2],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必然是社会全体成员,尤其包含共产党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青年群体;高校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群体。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冲破了公式化的桎梏,有意识地向商业娱乐化的方向靠拢,成功进行了商业电影与主旋律电影的融合。同时,随着媒介技术的迅速变革、影像技术的更新换代,主旋律电影的拍摄手段、流程、技术、特效等方面都在不断发展进步,精良的制作效果极大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人物塑造也由传统的刻板形象变为更加鲜活、更加真实的生动面貌,呈现出愈发多样化的丰富情感取向,成功吸引了更多高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