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周欣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24期
[摘 要] 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媒体课程教学迎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教师需围绕影视媒体课程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将新媒体技术与影视媒体课程教学相融合,不断创新影视媒体课程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但目前我国影视媒体课程教学改革依旧存在较多问题,如影视类课程教育观念落后、教学内容缺乏统一性、影视类课程数量无法满足需求等,从而导致影视媒体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针对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媒体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影视媒体课程教学改革开辟新路径。
[关 键 词] 新媒体;影视媒体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4-0157-04
当今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媒体随之出现。在影视方面,也逐渐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视频和短视频平台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4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 7.73 亿,占网民整体的85.6%。2019 年中国传媒产业总规模达 22625.4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 7.95%[1]。报告指出,新媒体背景下,视频直播、短视频、长视频三者是移动视频领域的三大主力,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更迭,这三者的发展态势也随之产生一系列变化。在此背景下,教育领域也会面临新挑战。影视媒体课程是高校的一门关键课程,强调培养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兼具的优秀人才。但依据影视媒体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可知,影视类课程还存在教育观念落后、教学内容缺乏统一性、影视类课程数量无法满足需求等问题,从而导致影视媒体课程教学与当下新形势不符,加大了教学改革的难度。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移动通信技术也有了新突破,形成一种现代化的新媒体环境。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与之前相比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新媒体属于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正在持续创新发展阶段,其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各类电子产品的不断涌现,加之微博、微信等平台用户的不断增多,促使新媒体形式比之前更为多元化,与受众生活的诸多方面联系越来越紧密,受众心理便是其中之一。新媒体时代的特征体现在三点,分别是虚拟性、开放性和交互性[2]。新媒体时代下,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单一,想要发布求职信息、社交信息、学习信息等均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完成,人们不仅可以在网络平台购买需要的服装、食物、生活用品等,还能够与他人交流沟通,为人们生活带来了较大便捷。对于教育领域来说,新媒体技术也推动了教育改革发展,使传播教育信息更加高效、便捷,教师需紧跟新时代的步伐,将网络、微博等载体利用起来,整理好教学内容发送给学生,实现远程教学。
二、新媒体技术给教学带来的机遇
(一)新媒体技术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模式,也对人们的日常行为、思维模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新媒体背景下,教师需转变早期教学观念和滞后的教学手段,高度重视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了解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技巧、注意事项,通过新媒体技术打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新媒体背景下,教师还要高度重视网络优质资源,将这些资源合理整合。以微信群、云班课、超星尔雅等平台为载体,和学生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互动,将有关学习任务发布在这些平台上,通过这些平台了解学生有无按照要求学习。在新媒体技术下,师生之间的沟通不再受到限制,有效实现了资源共享。
(二)新媒体技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大学生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有着先进的思想观念以及极其灵活的思维模式,更容易受到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了解自身需要获取的内容,查看微视频、图片等,打破了以往学习时间被限制的局面。从新媒体的层面来看,因其特征偏多,不仅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内容,搜索还极具便捷性和高效性,学生能够分享名师名校优质的教育资源。新媒体背景下,学生学习影视媒体课程的方式发生一定变化,需要了解影视媒体的特征、现状,利用信息技术查阅相关资料,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只局限于教师,知识获取途径更丰富了。
(三)新媒体技术对影视媒体教学模式的影响
新媒体背景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教学活动安排也更加灵活。随着教育平台越来越丰富,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更加丰富,针对教学内容来讲,传统摄影教学强调为学生讲解摄影基础知识和传统相机结构。而在新媒体背景下,摄影基础内容更加注重新媒体时代模塊化理论教学,为学生讲解诸多拍摄技巧[3]。新媒体教学以网络资源为重中之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应用,教学模式也愈发先进,影视媒体的很多理论知识都可以通过慕课、微课的形式呈现。
三、影视媒体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影视类课程教育观念落后
影视类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区别显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个人意愿开展教学的现象比较常见,没有注重教材是否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对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部分教师认为,在专业教学中,影视类课程占比偏低,无须在此课程教学中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4]。并且,随着科技的蓬勃发展,影视艺术以多途径呈现在大学生的视野中。此时学生的审美素养停留在早期,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没有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过于强调影视媒体的理论知识,很多学生无法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新媒体发展,开始模仿“网红”的行为举止、装扮、视频类型等。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媒体课程的意义更加显著,有些教师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关注度不足,两者教学方式没有实现有机结合,加大了学生接受知识的难度,导致影视媒体课程的作用受限,难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