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大数据时代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与探索

2023-11-0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许辰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24期

  [摘           要]  通过文献归纳总结当代高校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网络问卷调查,以南京某高校大四学生和已毕业一年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从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三个方面分析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建议,强调了学生、学校和就业信息数据关联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大数据技术更好地开展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关    键   词]  高校就业指导;大数据;关联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3)24-0177-0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格局不断发生变化,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截至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人,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面对如此庞大的毕业生数量,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就业问题。各个高校陆续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配备了相应的人员进行就业指导,可以说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它的效果影响着大学生未来就业甚至是国家就业市场,所以为了就业指导工作更好地进行,有必要对该工作进行深入研究。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合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需求,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课程内容基本是纯理论。求职本来就是一个考验临场应变能力的过程,仅是吸收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学生也感受不到求职的紧迫感和真实感。(2)课程内容过于落后。课件内容基本是以前传承下来的,案例也很固定,教授内容也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如何找工作,而当代求职市场对学生的要求却是多样化的。(3)课程设置时间过晚。大部分学校就业指导课程主要安排在大三或者大四且缺乏连续性,到大三或者大四都已经临近毕业了,学生心理上都不能很快适应找工作的节奏和状态,这也会导致大学生焦虑。(4)课程缺乏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二)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
   一些高校没有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只是直接交给辅导员进行指导,辅导员本来日常管理事务就较多,没有办法全面进行就业指导,而且辅导员一般来说都缺乏社会企业经验,针对就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不够专业。
   (三)就业指导服务精准化和个性化不足
   当代大学生在求职中,往往有自己感兴趣或明确需求的岗位,但面临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他们很难判断岗位信息与自己需求的匹配程度,并且社会招聘网站的真实性也有待考究。因此,在现代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中,需要运用大数据手段建立一个真实、安全、可靠的精准化服务平台,精准掌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全面整合用人单位和学生之前的需求信息,达到精准化推荐。
   (四)大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困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部分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向往一些清闲、稳定的工作,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导致现在的“考编热”越来越严重,一些大学生不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这阻碍了社会的创新发展。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期望过高,多数对自我认识不够全面,在还没付出劳动的时候就已经期待硕果累累,对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期待高于自身能力,这导致一些学生的就业期望和就业实际落差较大。
   二、问卷调查
   为了研究本校就业指导工作情况,更好地推进毕业生就业,本文以南京某高校大四学生和已毕业一年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星设计调查问卷,运用QQ、微信等方式进行问卷发放;发放400份问卷,收回382份有效问卷(排除了作答不全和全部选择同一答案的)。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几个方面:个人基本信息、就业态度与意愿、相关问题的认识。
   接下来对问卷调查结果从三个因素进行分析:
   (一)个人因素
   从大家对就业形势的认识来看,88.33%的学生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找工作难;10%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正常,仅1.67%的学生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
   从大家对自己目前欠缺的能力来看,大多数学生觉得自己最欠缺相关工作或实践经验,说明大家希望在大学期间能够有相关实习经验,这样在找工作时就不会缺乏经验;之后欠缺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说明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未来就业或者找工作中也相当重要;有5.17%的学生认为抗压能力对就业重要,3.45%的学生认为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重要。
   从就业意愿来看,无论毕业与否,大家都更希望去国有企业工作;之后是政府部门;15.52%的学生希望去外资企业工作,13.79%的学生希望去民营企业工作,10.34%的学生希望去中小微企业工作,1.72%的学生希望自主创业。
   从学生对就业过程中的压力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有压力,能接纳压力,并且有信心克服压力,说明学生对工作保持热情的态度;但也有16.67%的学生觉得压力很大,无法坚持,这些学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5%的学生还没什么感觉,据访谈了解可能对就业还没有把握,可以说是对未来较迷茫;1.67%的学生是希望压力越大越好。
   (二)社会因素
   我国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就业期望值较高。从调查结果和访谈来看,大部分学生希望找到薪水较高、有发展机遇、稳定的工作。大学生因为还没有社会经验或者经验较少,对自我认识不够全面,对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期待高于自身能力,这导致了一些学生的就业期望和就业实际落差较大,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和就业态度。从就业单位意愿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是更倾向于去国企和政府部门,这样能够更稳定,也有很少的学生选择创业; 在考研和公务员选择上,更多的是选择公务员,较少的选择继续学习深造,比如考研。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