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黄玉 朱浩亮 杨海玲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27期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深入改革,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成为高校人才教育中的核心目标。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创新改革教学体系和方法,是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向。首先分析了数学类竞赛在大学生数学类课程教学中的教育价值,明确了基于大学生数学类竞赛的课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对高校数学课程改革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其次研究了基于大学生数学类竞赛的数学类课程教学实践策略,从教学思想、教学体系、教学平台、教学模式等方面对课程改革的实践策略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优化数学类课程教学体系的方法,希望对高校数学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改革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大学生数学类竞赛;数学类课程;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7-0053-04
①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0KY64004);南宁学院2020年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2020JXCGPY07);南宁学院2019年校级科研项目(2019XJ58)。
作者简介:黄玉(1986—),女,壮族,广西贵港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通讯作者:杨海玲(1986—),女,壮族,广西平南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应用数学、教学管理。
高等数学是高校教育中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在绝大部分的理工科专业中是重中之重。但高等数学中的数学定理公式多、概念复杂、内容抽象难懂,大部分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吃力,很难在数学专业领域有所成就。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始终不高,部分学生以考试及格为目标进行学习,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人才需求标准的不断变化,培养具有高质量的通识教育、扎实的专业教育和具有创新应用思维的人才成为高校教育中的核心目标。教育部指出,高校要加强学科竞赛在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的重视程度,各大高校也在不断探索学科竞赛在课程教育中的实践方法,取得了一大批优良成果,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创新应用型人才。但同时一些高校也存在为了竞赛而竞赛的现象,忽视了学科竞赛的人才培养作用,导致学科竞赛的受益学生群体过少,没有充分发挥竞赛促进课程教育质量提升的效果。本文对基于大学生数学类竞赛的数学类课程教学体系的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旨在研究如何通过数学类竞赛来提高数学类课程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数学创新应用能力。
一、数学类竞赛在大学生数学类课程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一)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专业素养
数学类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和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竞赛,既考查学生数学专业知识,又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要深度参与数学类竞赛,学生就要深入掌握数学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巧。学生在数学类竞赛中通常都会遇到无法解决的数学难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展自身的数学见闻和思维视野,进一步提升数学专业素养,才能在竞赛中走得更远。
(二)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数学类竞赛中,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是重中之重,高校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也是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数学类竞赛为学生提供了能够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和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竞赛通常会要求学生利用自身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应用领域的实际问题,学生需要经过完整的问题发现、分析、解决的过程才能得出项目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三)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
首先,参加数学类竞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团队能力的提高。团队能力是当前社会发展所需的重要能力之一,任何一个项目都需要团队的力量才能有序地进行。数学类竞赛通常是团队竞赛形式,学生需要進行合理的分工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完成竞赛项目,这是锻炼学生团队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中,一般3人为一个团队进行竞赛,分别负责建立模型、求解、撰写论文等不同的职责,团队成员必须通力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其次,竞赛模式会给学生带来较强的紧迫感,题目的难度、优秀同学的竞争、团队合作的磨合以及多方的关注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很多学生都是由于心理承受能力不过关导致中途退赛、成绩不佳等。这种竞赛压力对学生是一种极好的心理锻炼,对于全面培养学生健康、强大的心理有着良好的效果,是培养新时期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最后,参加不同类型的数学竞赛,可以帮助学生提前接触该专业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的了解,更好、更早地确定未来的就业或研究方向,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十分有利。
二、基于大学生数学类竞赛的数学类课程教学实践策略
(一)基于数学类竞赛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数学类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是数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试验场,基于数学类竞赛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有效提高。高校可以构建学科竞赛体系、竞赛辅导体系、课题组选拔机制等多种教学体系,将数学类竞赛与课程教学体系有机融合起来,形成项目式的教学机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将数学类竞赛与科研项目进行融合,引导学生在竞赛题目的基础上延伸出同类型、更加深入的科研项目,让学生进一步创新竞赛成果,在项目的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也能够通过科研项目更加规范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积累更多的数学知识,形成独有的数学思维,完善丰富的知识结构,提升应用灵活的实践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