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李白坎坷悲愤的一生
解读李白坎坷悲愤的一生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
李白是时代的骄子,一出现就震惊了整个诗坛。他气狭风雷的诗歌创作,及其天才大手笔,当时就征服了众多的读者,朝野上下,许为奇才,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李白是一位旷世奇才,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位旷世奇才难展胸图大志,并且一生坎坷、漂流、悲愤、艰辛,以致含冤蒙羞地死去呢?翻开李白沉重的人生档案,我们不难发现,除了权贵们的嫉贤妒能外,更主要的是他自己那种狂傲不羁、自视清高、自以为是、喜为大言、目中无人、“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性格,造就了他悲惨的人生。也许人们会翘起大拇指称赞说,人生的悲剧美在李白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又有谁愿意自己亲身实践着这种人生的悲剧美呢?
李白那种平交诸候,长揖万乘的人生理想过于高傲自负,过于理想化,在现实的生活中是很难实现的。浪漫主义与严峻的现实矛盾,常使李白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可是他又始终向往着这种理想,这就注定了他的一生要漂流、漫游、流放和蒙羞。。
然而,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几多人,他们的才华远不及李白的百万份之一,与李白相比,可以说是胸无点墨;但是他们的狂傲之心与李白有过之而无不及。似乎自己“身现强虏尽,谈笑静胡沙”。我想,这种人是没有好结果的。它自己不学无术,却又要自高自大,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行,似乎天底下只有他才是对的,可就是没有人认可。所以,我奉劝一切有识之士,在拜读李白壮丽诗篇的同时,又要以李白的人生悲剧为借鉴,不能让李白的人生悲剧在你的身上重演。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时自省,处处谦虚,审时度势,左右逢源,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臻完美,才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成为一个为社会所用的人。事实上,一切希望成功的人,处世为人的艺术尤为重要。一个不会处世,不会生存,不会做人的人,其实也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人材,他的人生也一定不会很完美。即使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与政治家的雄才大略,放眼全球的胸怀与眼光相比,不知要渺小多少倍。你在政治家的心目中只不过是一介书生,文人、墨客而已。如果文人墨客就自以为了不起,也“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话,那他将会与人生悲剧共度一生。
愿天下有识之士,在效仿李白飘逸洒脱的气度和自信豁达的精神风貌的同时,摒弃那种自命不凡,喜为大言,孤傲不群,狂放不羁的性格。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会与时俱进,充满灿烂的光辉。
张云潮
200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