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三级课程 三级管理

2014-03-21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三级课程 三级管理

  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纵 观各国课程管理制度可以发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成鼎足之势。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存在着差异,完全用大一统的课程设计和一刀切的要求,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次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既体现国家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又为各地发展留有时间和空间。在新课程计划中,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被提到日程,逐步将一部分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地方和学校,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更多的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机会。这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次课程改革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收缩了国家硬性规定的成分,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弹性,让地方和学校真正拥有选择的余地。 为什么要设置地方课程?专家认为,地方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地域性,我国幅员辽阔,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国家课程难以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而地方课程的优势,恰恰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灵活多样的课程,可以使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修习,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还可以使学生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效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 应当明确,地方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精神,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更好地完成国家课程改革的任务。地方课程的核心是国家课程的标准与地方课程资源的结合与融合。学校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总而言之,在实现培养目标的育人体系中,国家、地方、学校承担着各自不同的责任。 那么,什么是地方课程?专家指出,如果认为地方课程就是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设计的课程,显然是对地方课程的一种误解,势必导致在地方课程开发上,区、县甚至更小的地域没有课程设计的权力。其实,在一个省、一个市范围内,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以及课程资源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地方课程开发应调动区、县、学校最大的积极性,统得过死不利于地方课程的建设。 在地方课程的设置上,应考虑特定地域和社区发展的现实,设置有利于把学生融入到社会生活中的课程,使地方课程体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为此,专家建议,应当多开展有关地方历史、地理、经济、文化传统等研究,而不应把大多数地区开设的共同课程、必修课程作为地方课程。

  新课程的另一个特点是,课程管理富有弹性,趋于灵活。这是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特点和趋势。课程管理的弹性主要体现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分层次设置课程的办法。例如,在外语和数学等学科中,改变了过去对学生要求整齐划一的做法,而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农村和城市、沿海与内地、兴趣与能力的差异等)的学生,将要求分出层次。另外,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差异,在各级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也具有差异性。例如,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以必修课为主,而在高中大力推行选修制学分制的管理措施,这样有利于在低年级打下扎实的基础,高年级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