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缔造性学习的特征
摘 要:缔造学习是经心理学界恒久探索而提出来的,它是缔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缔造性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重视学会学习,注意学习计谋和要领,存眷学习勾当的动机,追求缔造性学习方针。
要害词:缔造性学习;缔造性教育;主体性;学会学习;学习方针
学习,一般是指经验的得到及行为变革的历程。人类的学习是获取经验、常识、文化的手段,常识的担任和文化的传承要依靠学习;而学习的重要内容乃是人类文化缔造的功效。学习勾当能否增加缔造性的意义,学习历程能否增加除旧布新的身分,学习者能否有缔造性的动机,学习者能否通过学习得到缔造性的人格,进而加快成长为缔造性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成长日新月异;常识经济已初见眉目;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缘故,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缔造性人才势在必行。缔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社会的存眷,教育的改良,更要靠学生的缔造性学习。为此,我在去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上颁发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缔造人才》一文,今年我想在此根本上深入探讨缔造性学习的问题,讨论什么是缔造性学习,缔造性学习的缘起是什么,缔造性学习有什么特点,如何开展缔造性学习等当今心理学界的和教育界所存眷的问题。
一、缔造性学习是经心理学界恒久探索而提出来的
在国际心理学界,缔造性学习一般认为是西方两种心理学理论的产品,一是布鲁纳(Bruner,J.S)的发明学习;二是吉尔福特(Guilford,J.P)的缔造性思维。这两种理论都发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原因是50年代苏联卫星上天,使美国意识到国力竞争的要害在人才的培养上,为了改变其时美国的科学技术状态,其途径就是大力大举培养缔造性人才,而缔造性人才的培养的前提是缔造性的理论和尝试的研究。
在学习理论上,按差异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为接受学习(reception learning)和发明学习(discovery learning)。所谓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将别人的经验酿本钱身的经验的时候,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教授者教授的,不需要本身任何方法的独立发明。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要领是讲授教学法,学习者将教授者讲授的质料加以内化和组织,以便在须要时给以再现和操作。奥苏伯尔(Ausbel,D.P,)曾把接受学习分为意义接受学习和机械接受学习,个中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历程不是一个被动历程,而是一个新旧常识彼此感化的历程,即新常识为“认知一常识布局”所同化的历程。学习者理解新常识,原有认知一常识布局得到改革和重组。所谓发明学习,又叫“发明法”,主张由学习者本身发明问题息争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它以培养学习者独立思考(思维)为方针,以根基教材为内容,使学习者通过再发明的步调来进行学习。发明学习分为独立发明学习和指导发明学习。前者与科学研究沟通,在学校学习中较少见;后者却是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它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指导学生学习、汇集有关资料,通过积极思考,本身体会、“发明”观念和道理的形成步调。尽管发明学习的效率比接受学习低,并且受学习者智力程度和常识根本的限制,但是发明学习的发起者布鲁纳却认为发明学习有四个长处:一是有利于把握常识体系与学习要领;二是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其自信心;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明与缔造态度探究的思维定势;四是有利于常识、技能的固定和迁移。
吉尔福特在缔造性思维的研究上做了大量的事情,他认为缔造性思维的根本是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他指出,由发散思维表示出来的行为,代表一小我私家的缔造力,这种能力具备变通性、奇特性和流畅性三个特征。所谓思维的变通性,是指具有缔造能力人的思维变革多端、触类旁通、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类似于“一块红砖有什么用处”这样一题多解的试题,答复者从建筑质料展开到十余种其他用途,表示出良好的变通性。所谓思维的奇特性,是指对问题能够提出差异寻常的奇特、新颖的见解。例如,对故事“一位哑巴妻子被医治好了,丈夫却为妻子变得唠叨而苦恼,从而想让大夫把本身酿成听不到妻子唠叨的聋子”加以命题,功效呈现“聋夫哑妻”、“无声幸福”、“开刀定心”等奇特、新颖的命题,表示出良好的思维奇特性。所谓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的火速性或速度,也就是说,缔造能力高的人,思维勾当则多流畅、少阻滞,能在短时间内表达浩瀚的看法。
缔造性学习正是在发明学习和缔造性思维等研究的根本上成长起来的。缔造性学习(creative learning)一词来自创新学习(innovative learning)。“创新学习”的观念最早呈此刻牛津、纽约等6家出书社于1979年出书的《学无止境》(No Limits to learning,作者是James W.Botkin,Mahdi E1mandjra,Mircea Malitza)一书中,它是针对全球存在的情况问题、能源危机等而提出来的。创新学习是与传统的学习要领——维持学习(maintenance learning)相对立的一种学习;维持学习是得到牢固的见解、要领、法则以处理惩罚己知的和再产生的情形的学习,它对付关闭的、牢固稳定的情形是必不行少的。创新学习是能够引起变革、更新、改组和形成一系列问题的学习,它的主要特点是综合,合用于开放的情况和系统以及宽广的范畴。,预期和加入组成创新学习历程的观念框架,创新学习需要缔造性的事情。维持学习和创新学习的另一区别在于:维持学习所要解决的问题来源于科学权威或行政带领,其解决方案容易被公家理解和接受。对创新学习而言,问题解决自己比其被接受更重要,它们在与更大的社会情况整合中得到价值和意义,因此;创新学习的要害方针是在富裕的时间内扩大看法的影响范畴。到80年代初,重视使用“缔造性学习”观念,探讨学生缔造性学习,是为了促进缔造性人才的生长。
二、缔造性学习是缔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
学习勾当,是要把人类所建树的一切经验、认识和文化成就,都用来武装新一代的头脑,以改变个别的行为,为文明处事,为社会成长处事。学习勾当的根本是教育;教育是受教育者学习勾当的前提。而我们今天强调缔造性学习,则须以缔造性教育为根本;缔造性学习则是缔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
所谓缔造性教育,是指在缔造性学校打点和学校情况中,由缔造型教师通过缔造型教学要领培养出缔造型学生的历程。缔造性教育是在缔造性理论的敦促下,由缔造性的训练而成长起来的。这种训练包罗两个方面,其一,心理学家为了成长人类的缔造才气,推荐了各类差异的缔造力训练措施。例如,人的缔造才气成长是与培养个别形成多侧面完整人格的整个历程分不开的,而不能纯真地局限于诸如“缔造性问题一解决历程”上,因为学生本性(人格)及其内在动机的形成,对缔造力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而本性的形成必需接受教育的影响。又如,倡导问题一解决训练和其他很多勉励学生本身提出问题,或分明教师是怎样提出某些问题的思路,以便泛起缔造能力的要领。其二,教育法子除了对连续和乐成的缔造力必不行少外,其很是重要感化可以归于其组织化因素。它的目的是担保主体的高效率,以及维持其高度缔造力的心理状态。近年来,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应用各类组织化措施刺激缔造力的建议。例如大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即缔造性解决问题的5步历程:发明问题一发明事实一发明看法一找到解决方案一寻找承认这个看法的伙伴;并将看法应用于实践。又如举隅法(syntctics),即对付自出机杼的思路,决定性的因素是措施。研究者指出“形成熟悉的陌生”(making the familiar strange),意思是:一小我私家正在形成一种在某些熟悉事物上具有新面貌的实验,他审慎地假定一个差异于完全被承认的概念,而且成长了一个针对众所周知现象和事物的非同寻常的实验。
缔造性教育就是在这种缔造力训练的根本上成长起来的。它不须专门的课程和形式,但必需依靠改良现有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要领来实现,出格要考虑到:(1)泛起式、发明式和缔造式;(2)聚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和发散思维的效果;(3)缔造教学与学生身心成长纪律的干系;(4)学科教学、教学要领和课外勾当的感化。缔造性教育的要素有哪些呢?在缔造性教育中,首先,—要倡导学校情况的缔造性,主要包罗校长的指导思想、学校打点、情况部署、教师评估体系及班级氛围等多种学校因素。应该指出,民主氛围是学校浩瀚因素的要害,学校里有否民主氛围,这是能否进行缔造性教育的要害。其次,要有缔造型的教师。教师不是纯真地教授常识、经验和文化,而是在教授常识、经验和文化的同时,更注重于培养人,塑造心灵、厘革精神世界。因此,一位优秀教师毫不是传声简般的教书匠,应该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勾当的组织者,教学要领的探索者和教育勾当的缔造者,缔造型教师就是指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就;将其积极应用于教育教学中,而且有奇特见解、能够发明行之有效教育教学要领的教师。缔造型教师主要包罗教师的缔造性教育观、常识布局、本性特征、教学艺术和打点艺术,出格是教育教学要领,这是能否培养和造就缔造性人才的要害之—。第三,培养学生缔造性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形成一种带有感情色彩且自动化的学习勾当,存眷泛起式、发明式、发散式和缔造性的问题,这就是缔造性学习。所以,缔造性学习是缔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
三、缔造性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
主体与客体(subject and object)原是哲学观念,是用以说明人的实践勾当和认知勾当的一对哲学领域。主体是实践勾当和认知勾当的包袱者;客体是主体实践勾当和认知勾当指向的工具。学生的学习勾当是有工具的或有内容的,这就是学习的客体。谁来学呢?学生。学生一定是学习勾当的主体。然而,在传统的学习观中,更多的是强调教师的教,强调接受,强调反复性学习。我们并不否认教师在教的历程中的主体职位,也不否认接受学习的形式和反复性学习在学生学习勾当中所占的位置,但在发起缔造性学习的历程中,我们更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主体性是学习者作为实践勾当、认知勾当的学习勾当主体的根基特征,它的实质是由于人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最高形式,它以主体自身为意识的工具,是思维布局的监控系统。通过自我意识系统的监控,可以实现人脑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存储、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这样,人就能凭据本身的意识相应地监控本身的思维和行为。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正说明,人在实践勾当和认知勾当中,自我意识的监控所表示出来的阐明批判性,浮现着一小我私家的智力与能力的程度。美国心理学的研究表白,缔造性思维和自我观念存在高相关。自我承认、独立性、自主性、情绪坦率上高程度的被试,同样也是高缔造力者。如何用这种主体性来揭示学生的学习,又如何来理解学习的主体性呢?
首先,学生是教育目的的浮现者。教育(培养)方针,尤其是缔造性教育方针是否实现,要在学生本身的认知和成长的学习勾当中浮现出来。如果学生没有学到常识、没有把握教育内容,没有用所学的常识促进本身身心的成长和厘革,那么教育的目的也就成了一句废话,缔造性学习则更是无从谈起。在缔造性学习的学习方针上,学生不只能得到书本或教师教授的常识,并且还对教师和书本上的常识进行阐明,提出质疑,更自主而有选择地吸收。
其次,学生是学习勾当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乐成学习的根本,只有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认知、主动获取教育内容、主动吸收人类积累的精神财产,他们才气认识世界,促进本身的成长。从必然意义上说,主动学习就是缔造性学习的根本。教师相对学生的学是外因。外因必需通过内因才气起感化;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折射才气生效。在学习历程中,师生的交互勾当,旨在实现学生的社会化、本性化和缔造化。所以,学生是学习勾当,尤其是缔造性学习的主人,缔造性学习只有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历程中才气实现;
再次,学生在学习勾当中是积极的探索者,在缔造性学习勾当中,学生不只要接受教师所教的常识,并且要消化这些常识,阐明新旧常识的内在的联系,敢于除旧布新,敢于自我发明。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在学习历程中,尤其是缔造性学习历程中是探索者和追求者。对学生主体来说,学习远不但是常识的简单增加,而是一小我私家存在的每一部门城市与某种学习经验、常识、文化彼此贯串,并导致其态度、本性(人格)及对未来的选择偏向产生变革。因此,学生只有发挥主体性,才气使其学习更有缔造性的身分,从而更主动地得到成长。
最后,学生是学习勾当的反思者。任何学习都有一个反思的历程,,这就是认知心理学强调的元认知(metacongnition)。在缔造性学习中,尽管也有直接理解或直接贯通的直觉思维,即所谓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更重要的是有批判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身分,即“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换句话说,在缔造性学习中,要有严密的、全面的、有自我反省(或反思)的思维.,要有思维勾当的监控的身分。有了这种思维,在学习中,就能考虑到一切可以操作的条件,就能不绝验证所拟定的解决问题的假设,就能得到新颖、奇特的问题解决的答案,使学习勾当更好地得到定向、监控和调理的成果。因此,反思或监控是缔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构成部门。
四、缔造性学习发起的是学会学习,重视学习计谋
在学校里,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常识是自我控制的常识。缔造性学习所发起的是学会学习。要学会学习,这就有一个学习计谋(1earning strategies)的问题,即学习者必需分明学什么,何时学,那边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
在国际心理学界,对学习计谋的观点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归纳一下,大抵分为三类:一类是把学习计谋看作是学习的法则系统;另一类是把学习计谋看作是学习历程或步调;再一类是把学习计谋看作是学习勾当。观点虽纷歧洋,但反应了差异的研究者从差异的角度出发去揭示学习计谋的特征;这对我们是有借鉴意义的。
我们认为,所谓学习计谋,主要指在学习勾当中,为到达必然的学习方针而学会学习的法则、要领和技巧;它是一种在学习勾当中思考问题的操纵历程;它是认知(认识)计谋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示形式,我们在这里要强调的四个问题是:一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二是学生的学习要领,在必然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计谋主要身分是学习要领;三是学生的思维历程;四是学习计谋和认知(认识)计谋的干系。
学会学习或学习计谋并不是一个新的思想。在西方,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法国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Rousseau,J.1712一1778),他指出,形成一种独立的学习要领,要比得到常识更为重要。这里已蕴涵了一种缔造性学习的思想。在我国,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就已重视学会学习的做法,他的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就是学习历程中学习与思考干系的计谋的问题。但真正提出计谋却是在60年代以后的课题中。认知心理学对此起了很大的感化。认知心理学家们重视缔造力的成长,重视缔造性学习,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强调了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性。
我们在上边论证缔造性学习历程中学生的主体职位,正是为了强调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习计谋的重要性。这里我们还要强调三点。
首先,重视学生的学习计谋,就是认可学生在缔造性学习历程中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在缔造性学习勾当中的积极感化。学习计谋受制约于学生本人,它过问学习环节、提高认知成果、调控学习方法,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主体到达缔造性学习方针的水平。可见,学生把握学习计谋的历程,是一个学习的监控性、积极性和缔造性的统一历程。
其次,学生的学习计谋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学会学习自己是一种缔造性的学习,学会学习包罗着学生运用一系列的学习计谋。学生的学习计谋是造成其缔造性学习身分几多,新课程学习,从而形成个体差此外重要原因。例如,研究表白,回响慢而仔细准确的“反省型”被试,比起回响快而常常不足准确的“激动型”被试来,表示出具有更为成熟的解决问题的计谋,更多地作出差异的假设;愿意安分守纪、喜欢依赖有层次秩序的“布局化”计谋的被试,同但愿本身来组织课堂内容的“随意性”方法的被试,在学习态度、学习后果和缔造性水平表示上是不尽沟通的。
第三,学习计谋是一系列的有目的的勾当,它是学生在学习历程中所选择、使用、调理和控制学习要领、方法、技能、技巧的操纵勾当。学习计谋应该包罗制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