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问题-思维的发动机

2014-05-07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自 3 e du教 育网     当今时代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组开始着手研究《强化问题意识,提升探究能力》的课题。
    一、问题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试图通过质疑,解疑,发现,再质疑这样不断探索的过程,让学生达到会学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早已有之,但现在,它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含义。
    问题教学的研究策略旨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想象,启发学生质疑,启发学生创新,激活、深化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广开思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联系实际,举一反三。
    问题教学法既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当然更要求教师有问题意识,本文试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是怎样坚持做到这一点的。
    二、 由于教学环节不同,提问所起的作用也不同,现按教学环节将提问的设计分述如下:
    第一、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开端。问题教学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首先必须使学生的头脑中存在大量的问题,然后才谈得上传授知识。因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以问题导入新课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复习旧课提问,导入新课。
    新授课中所讲的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续、发展、提高。“温故而知新”,在导入新课时,根据新课内容正确设计导入的提问,就能将旧知识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上来,这样使学生不感到突然,对新课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积极思维,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这种导入我们经常使用。 
    例如:在学习《价值规律的作用》时,任何老师都会问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关键是怎么问,并能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我把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分为两个问题:A、在商品生产领域,价值规律是怎么起作用的?并由这个问题自然引出了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讲完了这个问题之后,又自然进入第三个作用的讲解。讲完这两个作用后,再问B、在商品交换领域,价值规律又是怎样起作用的?并由这个问题自然引出了价值规律的第在一个作用。
    ——这种提问应更多地思维的逻辑性。
    2、设置情境提问,导入新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问题情境的创设,能促使学生去探究、深思、和解决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浓厚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学习《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时,我设计了如下情境以导入课题。战国时,燕国太子丹百般讨好荆轲,为的是让荆轲去刺杀秦王。特意设宴款待,并让一个能琴善乐的美女为荆轲弹琴助兴。荆轲听着悦耳的琴声,看着美女那双纤细、白嫩、灵巧的双手,不禁魂飞天外,连连赞道:“好手,好手!”并一再表示:“但爱其手。”过了一会儿,太子丹命人送上了一盘装着那美女的弹琴的双手。问:“我们抛开剥削阶级残酷的本性不说。那盘子里的手还是原来荆轲所称赞的那一双好手吗?太子丹的错误在于什么?从中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这种提问应更多地体现思维的灵活性。
    第二,让问题成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问题教学,自始至终都应围绕问题而展开。问题不仅应是教学活动的开端,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都应存在问题。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而且还是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前提。问题是思维的动力。知识只有围绕问题而展现出来,才能很好地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进而才真正成为其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使问题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使教学时时处处都有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否则,教学过程就难以顺利进行下去。
    以问题贯穿新课主要是指怎样突出重点,怎样突破难点。
    1、突出重点提问的设计。
    每节课都有重点,怎么抓住重点设计一些问题,以突出重点,使学生很好的掌握?我们可以或者围绕重点设计一些有份量的问题,或者围绕一个重点,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提问,或从正面或反面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围绕一个重点,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提问。
    例如:在学习《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时,这一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商品的含义。我并不是问“什么是商品?”而是设计了以下问题:“农民种的粮食,一部分缴公粮,一部分到市场去卖,卖剩的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送给亲戚朋友。试问这些粮食是否是商品?为什么?”这样学生首先要判断是不是商品,然后要分析为什么是或者不是。这样的设问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2)、抓住重点设计一些有份量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学习《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时,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内外因辩证关系,我在学生看书的基础上,问了以下问题:“鸡蛋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变成小鸡?”“种蛋变成小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适当的温度孵石头是否会变成小鸡?”在学生回答之后,再进一步问“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是不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在新知与旧知、已知与未知的矛盾冲突中去探索,去发展,使学生的认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表及里,提出问题。
    ——突出重点的提问应体现出思维的独创性,批判性,深刻性。
    3、突破难点提问的设计。
    每节课一般也有难点,怎样突破难点,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1)、用“比较法”设问,突破难点。
    例如: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个哲学概念是比较重要的原理,也很容易混淆。怎样使学生迅速而准确地区分和把握这两个原理,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两者的内涵分别是什么?”“两者的外延分别是什么?”“两者的作用分别是什么?”“两者的方法论要求分别是什么?分别有哪些标志性词语?”“两者的共性是什么?”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通过比较,能使问题的区别和联系更加清晰,比较可以是相似概念的比较,也可以是不同概念的比较,在同一个问题中,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加以比较。
    (2)、 设计情境提问,突破难点。
    例如: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知识点时,“价值观及其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是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情境。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要经常做出许多决定。在下列情境下,你会做出怎样的决定?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1) 你想高中毕业后再读大学,但你的家境极其困难,使你无法如愿。这时,你的一位亲戚愿意资助你,可你又有充足的理由说明他的钱来路不正。你会接受他的资助吗?
    (2) 你又饥又渴,饱受煎熬,并且身无分文。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会偷食物吗?
    (3) 你拾到一个内有2000元的皮夹。当你将它交还给失主时,他拿出200元酬谢你,你接受吗?
    (4) 在闲聊时,许多人说一个不在场的同学的坏话,而且那些话是违背事实的。你与那位同学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交情。你会站出来为那位同学说几句公道话吗?
    (5) 在考场上,监考教师因事离开了考场,而你又有一道题不会答,你会选择作弊吗?”
    思考上述问题,就会发现,在每一个行为反应的背后都是有理由的。这些理由其实就是人的价值观。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价值观就像一把尺子一杆秤,当你需要做出决定的时候,帮助你抉择。比如,在考场上,监考老师因事离开时,而你又有一道题回答不出来,你就会把诚实与成绩量一量。如果你不具备诚实的价值观念,你就会选择作弊;如果你具有诚实的价值观念,你就会选择不作弊。
    这样的问题情境,无疑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将抽象的哲理具体化。——这样的提问应体现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
    第三,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归宿。创造性教学活动不仅应以问题为开端和主线,而且还应以问题为终结。教学的最终结果绝不应当是用所传授的知识完全消灭问题,而应当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够使教学活动无止境地进行下去,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
    新课的结束,不是问题的终结,反而为新问题的产生提供了新的契机,每节课后让学生课外思考,探索,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上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生活中,我们怕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可有一个人叫王海,他却专爱买假货,之后向商家双倍索赔,有人说他是假货的“克星”,有人说他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有人说他这样做是敲诈,你的看法如何?他是一个消费者吗?
    ——这里的提问更多地应体现思维的发散性,独创性。
    总之,问题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和作用在于:一方面,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知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提供创造的可能目标和突破口,进而促使学生投身于创造活动之中。
    三、设计课堂提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提问要体现思维的深刻性,要忌讳缺乏思维价值的提问。有些问题提出后,学生往往不用思考,答案脱口而出,或很容易地能在教材上找到

自 3 e du教 育网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