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郭琳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1期 本文字数:2903
[摘 要] 从“生本理念”的核心要义出发,简单梳理“生本理念”在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当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管理方式简单粗暴,“一刀切”现象严重;管理过程中“以我为主”现象严重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教育管理者应当真正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管理时采用刚柔并济的方式,找到与学生的正确沟通方式;管理中要充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
[关 键 词] 生本理念;职业院校;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1-0130-03
职业院校是指经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建立,实施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高等学校附属的高职(专科)学院、中专部、中等职业学校等。现阶段,受社会整体认知的影响,职业院校招收的学生总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偏低,但这不是职业院校办不好职业教育的主要理由。因此,,基于生本理念,职业院校应该探索出一条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路径,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一、生本理念下学生管理的核心要义
(一)生本理念的内涵
生本理念全称“生本教育理念”,实际上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延伸,即“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具体而言,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该理念在全国百余所中小学展开试点后,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和积极的社会影响,在整个教育界中引起了强烈回响。但职业院校的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毕竟存在较大的差异,若要使该理念与职业院校学生管理有机结合,还需不断完善“以生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真正做到从“管理”学生到“服务”学生的转型,从而将学生打造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基于生本理念的学生管理内涵
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要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总的来说,就是要大力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在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基于生本理念的学生管理,就是管理者应该打破传统的“以我为主”的思维模式,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主管理,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能力提升之路,从而真正做到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生本理念下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存在一些问题,究其主要原因是未全面落实生本理念。本人多年从事学生管理工作,通过自己的经历、查阅相关资料和与同行的交流发现,学生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方式简单粗暴,“一刀切”现象严重
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首个问题是管理方法比较简单粗暴,存在严重的“一刀切”现象。如“严格杜绝私拉电线,严禁盗用楼道内消防用电”是每所职业院校都会重点监督的管理项目。原因在于,使用大功率电器隐患很大,一旦发生事故,将会严重危及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日常管理中管理者都会通过制度约束、教育引导、宣传劝导等不同的方式,反复地教育、提醒学生不要使用大功率电器。虽然在管理中已有制度可依,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笔者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在一些职业院校中,有关“私拉电线”的管理工作出现过“钓鱼执法”的现象。某职业院校还发生过一次特殊事件,具体事件经过如下:该校学生宿舍每晚熄灯时间为11点,该校课程安排最晚时间到晚间10点。某一天,学校安保部门的人在没有提前发布通知的情况下,于当晚10点左右切断了学生宿舍楼的电源。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一些刚刚下课回到宿舍的学生,原本希望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内写完课后作业并于第二天一早上交,但由于突然熄灯,导致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学生心里十分焦急,在没有准备日常应急照明灯的情况下,将插排插到走廊消防应急专用类电源插口之下。安保人员在巡查时发现,将相关事情记下,并告知辅导员。从具体行为上来看,私拉电线的学生确实存在错误,但事出有因。这些学生与辅导员老师进行沟通时,辅导员反复强调“不要找借口,错了就是错了”,并要求学生必须做出深刻检讨。平心而论,辅导员的此种做法正是一种粗暴的“一刀切”管理,特别是完全不听学生的理由,甚至在学生提出“老师,那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既不违反规定,又能够按时写完作业”的问题时,直接以“你们还敢与老师顶嘴”之类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训斥。总体而言,上述管理方式不仅不会使学生信服,反而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管理者长时间采用此种方式,学生与管理者之间就会出现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最终演变成“无论管理者说什么,学生都不听”,从而使学生管理水平大幅度下降。
(二)管理过程中“以我為主”现象严重
上文提到的案例中,从管理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可得出如下结论:(1)管理者的出发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该职业学校安保人员的行为也无可厚非(突击检查是一种常见且必要的方法,如果事件中的学生并不是为了按时写完作业,而是使用电脑玩游戏,那么整个过程便没有任何不当之处)。(2)处理任何问题的过程中,“出发点正确”并不代表整个处理过程也正确,所谓“好心办坏事”现象十分普遍。再回到上述案例中,辅导员与安保人员的出发点都是“坚决打击私拉电线行为”,本质上都是为了“保障学生安全”。但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在对整件事情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回顾的过程中,这些学生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中的不妥之处。比如,提前人为切断电源的行为,如果学生恰好在宿舍使用台式电脑整理学习资料,因突然断电造成数据丢失、电脑损毁等,安保人员是否需要承担责任?辅导员在批评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为什么不能心平气和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为什么不能体谅学生的难处?为什么一定要使用恶劣的语气和态度与学生沟通?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在于,这些教育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始终“以我为主”,缺乏“换位思考”。而一旦强调主观、忽视客观,那么得出的结论便有所偏颇,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会令学生信服,只会将学生置于管理工作的对立面。
20220406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