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多模态隐喻理论对高职英语课堂思政教学的启示

2022-09-2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邓玉华 肖潇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0期 本文字数:2596

  [摘           要]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研究如火如荼,采用多模态隐喻理论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行之有效。从厘清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设计“课堂+”及加强动态评价等几个方面着重分析了多模态隐喻理论,旨在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人文素养。
  [关    键   词]  多模态隐喻理论;高职英语;课堂思政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025-03
   新时代课程思政教育的核心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等,都不断地强调把“立德树人”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教育体系,全面渗透并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协同效应,进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课程思政的界定和研究状况
   对课程思政的界定,学者们的角度和维度差别明显,但实质都是在强调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培养具有高度创造性和高效率的问题解决者”而不断努力。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旨在挖掘和发挥通识课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功能,在英语听说、英语阅读、英语写作和翻译中贯穿思想价值育人的主线,充分发挥课堂育人功能;依托、借助公共英语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或者是将思想政治教育隐喻到、浸润到公共英语通识课的教育实践中。韩宪洲高度概括为:“课程思政是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就教育之魂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保证人类社会长治久安的方式和方法。各国都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形式,并高度重视这一理论和实践。美国的“品德教育联盟”“重视品德同盟”;其他国家的“教育目标的规划”等,无一不是在强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这些国家往往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其他学科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其特点是具有隐蔽性和渗透性。我国自周代以来就一直强调立德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周礼文化的以人为本、自强不息、忠诚无私、举贤任能、礼让为先等都强调了品质德行的重要。
   目前正式發表的关于课程思政的论文达到1350多篇,大多学者对课程融入思政内容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尽管有学者提到了隐性教学,然而从多模态隐喻角度进行阐释的文章较为匮乏。
   二、多模态隐喻理论及应用
   始于1996年Forceville的multi-modal discourse,即多模态隐喻,是指运用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知器官,以语言、声音、图像、动作等多种介质和符号资源来进行彼此交际的现象。自《阅读图像——视觉设计语法》(Kress & van Leeuven,1996)出版,此类研究不断深入:通过类比、再现、互动、重构等意义论证多模态语篇意义的构建,并以社会符号学角度来分析不同模态的协同作用;Norris(2004年)提出了多模态互动分析方法来解决师生互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Carmen Daniela Maier(2009)研究多模态分析框架模式在具体学科习得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Kamini Jaspal为真实课堂实践中的教师如何运用多模态话语进行课堂教学提供了范例。实践证明,多模态符号框架模式在例证模态构成意义的符号和认知功能中是有用的。基于多模态的研究应用,尝试在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授,即要“盐融入汤里”进行课程思政教学。
   (一)可行性
   处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高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专注力不强,为了培养高职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养成良好的作风和习惯,造就高尚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需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运用人类的感知器官,借助语言、声音、图像、动作等多种介质和符号资源,即多模态隐喻进行交际。培养高职学生的独立观察、分析和思考,而不是对他们进行禁锢和约束。多模态的源域到的域的跨域映射,目的是要改变高职学生缺乏毅力、不能直面困难的传统认知,开始趋向高度重视培养良好习惯、博闻多见,需要把他们的知识学习、社会活动向横向和纵向、时间和空间做进一步扩大。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模态隐喻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开阔眼界,,博学多闻,有利于发展智力和见识。
   (二)有效性
   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使我国高职学生在政治思想、意识观念、道德面貌上焕然一新,他们坚持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拥护党的政策,关心国家前途,是本质和主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旧观念的转换,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处在青年时期的高职学生,其思维和心智正处在向成熟转折的时期,对现实不满足,喜欢创造性思维,富有一定的开拓进取精神;由于学习能力不足,对我国国情、历史、其他国家的社会制度缺乏认识,对问题的分析只是表面的和片面的;认知能力的欠缺,使高职学生始终处在矛盾中,既表面独立,又内心充满依赖;既有求知欲,又存在鉴别力弱的事实;既有理想,又对现实迷茫;感情丰富,但理智分析不足;既要追求人生价值,又不知所措。处于矛盾中的当代高职学生最终会在积极与消极、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的反复中逐渐走向成熟。在英语课程思政中采用多模态隐喻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其思想、思维上出现的种种自我矛盾,使他们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对高职学生进行有效的价值引领。

202209242101

相关文章:
  • 1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艺术生英语学习的困境和可行性探究
  • 2 提升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 3 借助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 4 探讨新课改下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 5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以信息技术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的研究
  • 6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7 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课堂效率
  • 8 小学英语课堂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 9 云环境下小学英语智慧课堂建设研究
  • 10 创新思维在小学美术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