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孙琳琳 李凤娇 李昕颖 刘玉华 王雯雯 丛日照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0期 本文字数:2565
[摘 要] 目的:在高职健康评估实训教学中应用团队合作(TBL)教学模式,探讨TBL教学模式在高职健康评估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学校护理专业大一的1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160名护理专科学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40例/组,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干预组学生采用团队合作教学模式,在教学4个月后,对比两组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对教学老师的健康评估教学满意度。结果:在理论知识考核方面,对照组护理专业学生平均得分为(81.32±4.13),干预组护理专业学生平均得分为(90.67±4.44),干预组护理专业学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操作考核方面,对照组护理专业学生平均得分为(84.02±3.45),干预组护理专业学生平均得分为(92.67±3.56),干预组护理专业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方面,对照护理学学生平均得分为(80.18±2.45),干预组护理学学生平均得分为(96.01±3.08),干预组护理学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对照护理学学生平均得分为(84.21±2.98),干预组护理学学生平均得分为(95.98±2.78),干预组护理学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教学满度方面,对照组评分好评率为70.00%,干预组评分好评率为95.00%,干预组护理学学生对教学老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合作教学模式能有效改善常规教学的不足之处,提高护理学生的护理理论和操作得分,提高教师教学满意度。
[关 键 词] 团队合作教学模式;高职健康评估;实训教学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043-03
健康评估涵盖知识面非常广泛,包括实验室检查和身体评估,需具备较好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能够分析并解决问题。健康评估实训教学需要学生能够在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导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根据医学研究显示,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是一种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且注重人的创造性、灵活性与实践特点的新型成人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1]。因此,通过对我校护理专业大一学生采取团队合作教学模式,探索团队合作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能力方面的效果,为高职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以我校护理专业大一的1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这160名护理专科学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40例/组,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而干预组的学生采用团队合作教学模式,在教学4个月后,对比两组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对教学老师的健康评估教学满意度。统计得出对照组护理学学生中男6例,女74例,年龄为19~23岁,平均年龄(20.02±1.13)岁;干预组护理学学生中男5例,女75例,年龄为18~22岁,平均年龄(20.45±1.61)岁,纳入标准:(1)医疗护理系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录取的三年制护理专科生;(2)全日制护理;(3)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因故请假的学生;(2)不配合量表填写和干预的学生。调查和研究都获得了护理学学生的同意,并获得我校批准,两组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大,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二)方法
在对两组护理学学生教学过程中,干预组采用团队合作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在调查和实验过程中,先将所有护理学学生的信息进行编辑,建立档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常规教学模式方法
对照组护理学学生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1)教师集中授课、示教;(2)学生记笔记、练习;(3)教师渗透案例资料、引导现场模拟护理操作;(4)完成作业、期中测试。
2.团队合作教学模式
针对干预组的护理学学生采用团队合作教学模式,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
(1)分组。教师团队:由一名健康评估教师和一名护理学专业教师组成。对我校护理专业健康评估实训教学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和整理,制订出健康评估实训教学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目标以及课程目标。确保实现学生在学习期间掌握丰富的健康评估实训教学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护理专业学生能够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全面综合评价,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能够熟练进行护理操作;学生团队:根据性格、成绩、班委反馈信息等分组。
(2)教学。①教师提供学习要点和参考资料,课堂进行个人测试、团队测试及应用性练习;②教师引导护生讨论,并总结反馈。方案执行:首先,布置专用的教室,将各组的40名新上岗学生分为8组,每组5人,,各组由一名教学老师进行教学指导。教学老师要详细阅读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其次,在确定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给出具体的病例,提出问题,创建一种讨论式的课堂,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和护理案例的收集,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到问题的回答之中,加强问题回答的深度。每个学生需要在问题的回答中保持一種批判的态度,激励学生不断思考,教师需要合理对课堂进行干预,同时作出反馈,在完成讨论后,教师给出标准答案,然后对具体的病例进行延伸、拓展,并总结要点[2]。
20220924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