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12-0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陈小勇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6期 本文字数:2699

   在教学改革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教学构建学科素养培养引领下的活动型课程教学模式,就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而言,议题式教学模式的开发应用和创新发展就是比较成功的案例之一,真正处理好了“议”与“学”的关系,调动了学生参与“议论”的主观能动性,巩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顺应了人才培养规律,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现就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实践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对策提出来,共同研究。
   一、端正议题式教学思想内涵的认识
   基于议题式的课堂教学的方法特征和思想内涵,既不是简单的课程教学议题讨论活动化,也不是议题讨论活动的课程化,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课程教学内容归纳为几个问题,作为议题内容,在课上让学生通过教材内容或者搜索相关材料完成回答,就觉得是议题式教学,这有些牵强附会;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大家讨论、分析、评议,认为这样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就认为是掌握了议题式教学思想的本质,这样也未免有些“强词夺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非常明确,在议题式教学中,议题必须是课程内容的提炼,准确展示价值观判断培养的核心基本观点,是体现教学重点,针对教学难点的引领性强、开放程度高、具有共享性的科学探究活动。因此,就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而言,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结合大纲要求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议题的引入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学科的价值取向,用议题引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指导学生开展讨论、进行探究,在学习、掌握、巩固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世界观、价值观和发展观,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只有端正教学思想内涵的认识,议题式教学方法才能成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发挥教学方法改革的优势,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学科的特征,用议题引入新课,用议题引领学生思考、辨析、讨论和归纳总结,通过议题的探究了解社会现象,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判断是非能力,内化成观念或价值观,用以指导自身的行为,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价值。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现存的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就是通过议题的引领,提高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吃透知識点,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技能,培养科学的价值取向,但是,有些教师在组织思想政治课议题式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议题泛化,没有针对性,只是一些知识概念的问答,或者问题的观点的判断分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议题式教学的效果,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三类。
   (一)选择和设置议题,不考虑议题式教学的效果
   议题式教学中的议题,是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核心,教学环节、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议题”展开的,也就是在“题”的“议论探究”中,更好地把握知识系统的脉搏,提纲挈领,纲举目张,通过不同形式的“议”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选择和设置议题,仅作为概念或者知识点的加深、巩固,不考虑议题式教学的效果的具体需要,就失去了“议题”本来的意义。比如,部编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教学的核心知识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既是一个概念,又是一个学生能够每天感受到的制度,还是中华民族必须坚持的社会道路,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了解、学习和探究,使学生增强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有的教师没有把握1~4课的整体议题“核心”,在第1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中,设置问题和组织探究时,,没有着眼于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和“道路自信”的构建,而是根据教材中的问题,泛泛地提出来,让学生讨论:(1)结合材料说说,奴隶制生产关系与封建制生产关系有什么异同。(2)结合材料,从社会生产、政治体制、社会文化等方面,谈谈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影响。(3)为什么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些问题都不是围绕“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构建而设置的系统性问题。
   (二)教法不当和学生参与不主动,造成议题式教学有“议”无“获”
   高中思想政治课跟其他学科一样,也是高考必考的科目,因此,很多教师和学生受应试教学模式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认为议题式教学不如结合教材内容,选择相应的高考模拟试题进行练习、探究和讲解,从骨子里对议题式教学有“意见”,因此,教师组织议题式教学过程中,只是从教材中随意挑选一两个议题,学生参加讨论、议论的态度也不积极,整个教学活动像走形式,教法不当和学生参与不主动,造成议题式教学有“议”无“获”。
   (三)议题式教学的氛围不浓厚
   议题式教学模式属于素质教育下课程教学改革项目,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运用议题式教学方法,本身就是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的创新,很多师生对此还存在片面的认识,认为学生讨论的问题不能突出教学重点,也不会解决教学难点,就是课堂教学氛围相对活泼一些,高中生不同于初中生和小学生,不需要寓教于乐,更不需要上课多么有趣,学习本身就是逆水行舟,寸步维艰,不进则退,学知识就是攀登高峰,需要坚定的毅力,还要有坚持的勇气;议题式教学“乱哄哄的”,不利于学生静下心来独立思考。鉴于种种原因,议题式教学还不具备需要的有利环境和积极氛围,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模式的全面推进。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现存问题的对策
   (一)做好议题式教学的设计
   教学设计是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规划的教学环节、方法和教学活动的组织,针对教学过程实际存在的“选择和设置议题,不考虑议题式教学的效果”的问题,做好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设置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比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教学中,先进行教学分析,本课是教材的第4课,承接教材第2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3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核心思想”,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思想”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因此,结合教材学科的中心知识点和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价值取向的培养,设置的探究性议题必须有很强的说服力和“理论”的制高点。譬如,哪些事实能够证明社会主义是救中国、发展中国的?对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你怎么看?探究、议论这样的问题,学生既需要查阅资料,复习巩固前面几课学习的知识点,又需要树立必胜的信念,坚信社会主义能够实现民族复兴。

gzslib202212012210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