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依托整本书阅读提高小学低年段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023-01-0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韩一菱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3期 本文字数:2510

   新课标教学建议中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面,建议少做题、多读书,要读整本的书。在“双减”政策下,如何利用整本书阅读,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整本书阅读是相对于单篇文章阅读来说的。整本书阅读通过阅读课程以及一系列实践活动训练学生语言、思维、鉴赏、理解等多种能力。整本书阅读以其自身的多样性、趣味性、实践性赢得了学生喜欢,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整本书阅读
   随着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布,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教学被提到了又一个新高度,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不仅提出了更加详细的教学要求,所选择的阅读内容也偏向于诵读、儿歌以及浅近的童话故事等。而阅读方法则从二年级起学习默读。就阅读过程来看,则是根据阅读文本绘画,开展图画阅读,围绕学生获得的阅读体验方面,让学生感受阅读乐趣,越读越爱读。而在小学低年级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语文素养。教师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经验等特点开展整本书阅读。低年级的学生,其知识量都较匮乏,在整本书阅读的选择上多为绘本,图文并茂激发其阅读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基于此,再逐步过渡到全文字内容的阅读,由易到难,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而绘本图书形式主要是以图为主,包含有完整性的故事内容,而文字为辅,对图画进行简单描述说明。低年级学生更适合阅读绘本,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动的画面学会欣赏,对整本书所要讲述的内容基本上能够理解,这与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相符,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培养学生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渐渐提升阅读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创新力,也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依托整本书阅读提高小学低年段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中的基础。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低年段学生处在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
   1.在听故事中习得语言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的基础是培养语感。由于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较小,加上爱听故事的年龄特点,大声读给学生听无疑是低年段非常有效的一种读书方式。学生可以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经验。我们班设立了“韩老师故事屋”,利用午读时间给学生大声读故事。学生不仅被精彩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而且也会逐渐地听出每则故事中所蕴含的情感,深深吸引学生,拨动学生心弦,产生更多的想象与联想,学生越听越爱听,由此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丰富了语言。
   在拼音教学结束后,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阅读,并在语文课前设置了“三分钟故事会”。每天邀请一位学生在语文课前为其他学生大声地朗读故事。学生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建构语言,培养语感,达到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目的。
   2.复述故事,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通过语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实践中运用,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语言能力。在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就有关于复述故事的教学内容。我整合课内外教学内容,把课内习得的复述方法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线上的阅读小组群内分享,复述故事。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运用课堂上习得的方法,更好地提升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分享复述,学生的语言能力都有所提高,家长反映,学生最初复述故事很困难,复述得结结巴巴,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分享,学生语言能力明显提升,故事讲得更加通顺流畅,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升。
   3.仿写句子,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低年段学生阅读的整本书中,故事大多有许多结构重复的句子或段落。抓住这些有趣的重复,让学生进行仿写或者仿说练习,创编新的故事或者续写故事,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获得阅读成就感,还能帮助学生建构与运用语言。
   《青蛙和蟾蜍》这套书中,每个故事都会出现重复。在执教第一本《青蛙和蟾蜍 好朋友》读后交流课时,我抓住书中的重复句式,让学生发挥想象思考:蟾蜍为了想出个故事来还会怎么做?然后套用重复进行仿说。这个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的说蟾蜍翻书,有的说蟾蜍跳舞,还有的说蟾蜍翻筋斗……套用重复句式后,把学生的精彩发言连在一起,我们创编了一个新的故事。学生说得不亦乐乎,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提升了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
   4.在情景表演中理解运用
   在情景表演中,具体的情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词句的意思,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比如,人物对话前的提示语。《一年级鲜事多》中有许多提示语:“我立刻大声说”“工友爷爷摸摸我的头说”“王婷突然大叫一声”等。在表演中,这些提示语不仅帮助学生表演得更生动,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如何更准确地进行表达。经过一段时间循序渐进的练习,让学生从简单的提示语做动作进行表演,到逐步增加难度,根据片段进行角色的扮演,直至最后完成结合整本阅读书籍改编的舞台剧,让人人都能参与到其中,进一步增强理解力,深化学生的情感。
   情景表演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语文活动,要求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在排练表演的过程中,学生沟通交流,,让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更好地帮助学生建构与运用语言。
   (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语言是思维的外现,是思维的载体,语言表达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思维也得到了提升。在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基础上,开展结合生活、推测故事等活动,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gzslib202301042207

相关文章:
  • 1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2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3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与方法
  • 4 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策略
  • 5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法的运用
  • 6 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概述
  • 7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的实践策略
  • 8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方法
  • 9 论听障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策略
  • 10 小学低年级语文童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