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刘春雷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1期 本文字数:2482
摘 要:近几年,我国科技水平快速提升,为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网课教学作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一经推出就受到较多关注,目前中职学校已经开始实施网课教学,但由于网课教学概念过于新颖,加之缺少经验,导致网课教学质量难以得到较好保证。结合实际情况,对中职电子
专业网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路径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中职电子
专业;网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中职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中电子专业也是较为火热的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需求量的明显增加,中职成为输送此类人才的重要场所之一。网课教学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创新性、现代性,为提高教学质量,还需构建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1],为网课教学工作展开打好基础。因此,联系实际分析中职电子专业网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路径是十分必要的。
一、网课平台组织框架
为促使网课教学能够在中职院校有效实施,学校已然从多个方面着手,构建网课平台[2]。其一,由学校统一搭建授课平台“翻转校园APP+腾讯课堂”,其中翻转校园APP主要是用于教师上传教学资源,开展考勤、测验、讨论、教学、调查等活动,学生则是利用APP下载自己所需的教学资源,并参加教师组织的各类教学活动,腾讯课堂则是作为课上授课的主要平台,教学服务模式较多,另外,教师也可以建立腾讯课堂直播+QQ微信学习模式,,线上线下教学指导同步进行。其二,中职院校应根据网课教学需要,为平台建设工作提供根本保障,分别成立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三大团队,确保网课教学各个阶段均能有效实施,减少网课教学问题。
二、中职电子专业网课教学措施
(一)建立智能化问答平台
大多数中职学生进入中职院校,通常是由于成绩不理想,或在家长安排下进入,相较于普通高中学生,这些学生学习自信心较差,缺乏主动学习热情,且知识层次、认知均存在差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智能问答平台建立,能够利用互联网,结合电子专业课程知识,打造趣味、多元、多样化的网络课程,其核心就在于给予学生针对性引导,让学生能够自主掌控课堂,从中获得知识。
(二)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合作是现阶段中职院校教育发展的必行之策,为保证网络教学质量,中职院校还需积极与企业沟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其工作使用能力。网课教学本身就是以网络为媒介开展课堂教学,学校应充分了解这一点,在网课教学期间,可加入连接企业技术人员部分,即当教师讲授某一知识时,可连线企业人员,由工作人员负责详细解答,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为详细地了解有关知识,既可以较好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可以提高网课含金量。
(三)建立网络操作平台
中职电子专业具有实践性、技术性,对学生个人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深刻印象,这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因此,网络课程教学也应该适当融入实践性内容,职校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利用现有资源,建立起网络操作平台,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具体的操作过程,弥补实训教室、基础设施匮乏的情况。
三、中职电子专业网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框架
(一)构建思路
监控体系构建,应严格依照《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中的各项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实证研究、成效评价、模式推广思路,融合电子专业课程、知识点,开展全面、全过程质量监控,切实提高网课教学质量。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构建大数据平台、教学监控系统,集信息收集、教学评价、跟踪监控为一体,而后设计监控指标,明确监控原则,确保网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规范,满足中职电子专业教学需求。
(二)整体框架
1.精准采集,主要是为了获得详细数据信息,考虑到传统督导抽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存在主观、偏差、难覆盖等弊端,应寻求全新采集办法,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实时收集数据信息,保证实效性。
2.精准评价,数据收集完成后,会由教学质量实时监测大数据平台进行整理,在做详细分析后,可具体评价,若教学期间存在问题,也能够被及时发现,客观了解网课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
3.精准督导,根据评价结果,能够同时发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而后从教学内容、方法、态度、效果、秩序等多个层面着手,督促改进,从而起到监控作用。
4.精準帮扶,主要包括学业预警、课堂学习成效、网课学习兴趣与态度等方面内容,能够较好地帮扶学生,避免学生长期处于学习困惑中,提高专业学校效率。
以上就是中职电子专业网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框架,在实践中,通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实时采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所有状态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模式不识别技术,精准分析、评价网课教学质量,切实了解“教”与“学”存在的不足,而后给出相应意见,再为网课教学质量优化、提升提供较为有效的技术支撑,加快网课教学在中职院校中的教育实施。
四、中职电子专业网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路径
(一)依托大数据精准采集网课数据
目前,我国“互联网+教育”的理念与改革思路已经被广泛应用,贯彻教育的各个阶段,网课教学就是以此为核心开发而来。然而,由于网课教学与线下授课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无法直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因此需要利用互联网收集有关数据信息,包括学生到课率、课堂习题完成率、课堂互动率、课后习题完成率等,从而动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解决信息采集困难的相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班级学生的到课情况都能被清晰掌握,缺勤学生去向也可以定向追踪,根据数据状态,还能了解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否喜欢这种教学方式,是否与教师进行积极互动等,保证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