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项目式教学法在潜水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2023-07-1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王帅 薛延华 朱小俊 周立学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4期

  [摘           要]  针对现行潜水技术课技能与实际任务结合不紧密的问题,提出了项目式教学的改革思路与实践方法,以期培养符合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的新型军事人才。
  [关    键   词]  项目式教学;潜水技术课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4-0177-04
   一、概述
   潜水技术课程主要以自携式和管供式两型潜水装具为研究对象,要求学员通过学习掌握潜水的基本知识、潜水装具的结构组成及性能原理、潜水装具的操作使用方法、潜水作业技能等知识与技能,为后续水下作业类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指出,发展军事教育,必须有一个管总的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强国兴军服务,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近年来,防救部队除履行传统使命任务外,还经常支援参与翻扣船援救、水下安保、水下沉物打捞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在这些行动任务中,一些看似相同类似的任务,由于作业人员、作业环境、使用装备等因素的不同,需要潜水作业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判断分析,在实际作业中往往有迥然不同的解决方案。当前防救部队承担任务逐年加重,对学员毕业后直接胜任潜水员岗位的任职需求也逐年增大。
   潜水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均较强的专业课程,要求学员能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潜水作业。学员在潜水作业中除需要履行潜水小组不同岗位人员职责外,还要能熟练操作不同类型潜水装具完成潜水作业,并随时处置水下应急情况。因此,该课程对学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作业技能均要求较高。在教学改革之前,潜水技术课主要采用理论知识课堂讲授讲解、实作科目动作分解、分组练习的模式进行教学。在这种模式下,学员虽然能够学会单兵潜水技能,但不懂得所学的潜水技能如何应用于实际作业任务中,也不清楚如何面对实际任务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而且防救部队近年来承担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并没有相对应的教学课程,学员毕业后也不知道如何去完成相应的任务,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部队人才建设的需求。目前,军事教育方针和基层部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对军队院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均提出了新要求,军队院校应结合部队任务特点,及时创新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育质量,使培养的人才能够胜任部队当前及未来岗位的需求,甚至引领专业未来发展。
   二、项目式教学法改革方案
   2020年2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一份名为《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的报告,提出了“教育4.0全球框架”。報告指出:能够记住多少书本中原有的知识内容并不重要,能够根据真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来检索、分辨有用信息、与他人协同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自己、看清历史、了解社会、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理解他人的观点,终身学习、谦卑恭敬,才是教育的重点。项目式教学法是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通过个人或团体合作完成项目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近年来,其得到教育领域相关专家的重视。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根据各学科的学科特点,实现项目式教学与学科的融合,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在激发学员的问题意识,要求学员通过主动获取学习资料,通过解决现实中实际问题的方式来学习知识和技能。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要完成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步骤,化“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参与式学习”。因此,潜水技术课程的改革思路为:学员在教员指导下,以完成项目任务为教学目标,感受任务完成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以此来培养具有组织、协调、合作、创新和水下救援、打捞意识的复合型军事人才。
   (一)项目专题设计
   在项目式教学实施之前,教学组应首先确定项目专题。研究表明,真实的项目有助于提升学员的参与积极性,并能帮助学员在专业知识领域和自身生活经验之间建立联系。因此,项目式教学要求教员设计的教学项目必须是完全真实的任务或场景,这些任务或场景应该是开放性的,并存在多种解决路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组应将需要学员掌握的知识点和实践技能融入设计项目中,并帮助学员搭建多种类型脚手架。学员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研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同时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素养,教员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教学能力,以此达到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
   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项目设计对项目式教学的实施至关重要。项目一般包含以下特征:第一,项目对于学员来说是未曾接触过的或不熟悉的事物,会导致学员的认知冲突,并且学员并不能立即直接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第二,它要容易激发学员的探究欲望,使每个学员都渴望去解决。第三,问题应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即符合学员当前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学员可以通过克服障碍来解决项目。项目设计时需要注意避免项目实施的难度过大,远远超过学员“跳一跳”所能达到的水平,从而挫伤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一个好的设计项目应具有真实性、相关性、劣构性和复杂性,并以学生的现有知识经验为基础。
   1.真实性
   教学设计的项目来源于部队的实际训练或作业任务,但应该是大部分学员未曾直接经历参加过的任务。项目中的一些问题是学员平时训练经常会用到的技能和方法,但并没有引起学员的足够重视与思考。当学员基于真实的任务或场景,且任务面向自身未来岗位需要和个人成长进步时,学习过程容易引起学员的共鸣,学员进而能够主动去学习、理解知识和作业技能,从而在现实任务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相关文章:
  • 1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及实
  • 2 数字经济新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
  • 3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的文献综述
  • 4 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国内分层教学评价现状研究
  • 5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初探
  • 6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改革与实践模
  • 7 “岗课赛证”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研究
  • 8 “职教”与“科创”互联互动研究
  • 9 “三全育人”视域下广西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文化育人
  • 10 “能源情怀”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育人过程的思考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