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2023-07-1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林思颖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5期

  [摘           要]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大思政”总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三全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公共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承担着教授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塑造学生价值取向的双重任务。以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高职院校“思政”元素融入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现实困境,从而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与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
  [关    键   词]  “三全育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5-0160-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高校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形成育人长效机制[1]。在这一背景下,教育部2020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类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思政教育理念被融入其中,学科知识转化为育人素材,体现了知识传播和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公共英语课程是高职教育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具有教学对象覆盖广、讲授学时多、时间跨度长的特性,丰富的中西方政治、文化、思想交互碰撞,潜移默化地影響着高职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塑造,是高校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近年来,随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日趋严峻,出现了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忽视中华文化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因此,当前提升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尤为重要。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本文将结合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现实探索,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三全育人”视阈下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英语课堂的路径选择。
   一、“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概述
   “三全育人”是新形势下构建大思政格局、凝聚各类教育资源、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机制;课程思政是在思政理论课之外的其余课程中,将思政内涵融入,以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教学改革举措[2]。
   (一)“三全育人”理念概述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在院校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的过程中,立德树人作为核心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最大限度利用各类资源,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全员育人是指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协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全员参与、分工合作的育人工作在学校各级层层开展。全过程育人是针对学生的学情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并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实施。全方位育人是基于教育大环境背景,拓宽育人维度,利用各种途径手段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思政教育。
   (二)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也是“三全育人”的具体实践,其目的在于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4]。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价值引导、精神目标等内涵被融入实际课堂教学,并深刻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以及价值观念建立。课程思政的本质是通过深化课程目标、内容和反馈的改革,将政治认同、民族意识、文化自信、人生发展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各门课程的知识技能结合起来,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5]。
   二、“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积极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另一方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其中一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英语作为“媒介”成为各国沟通往来的重要工具。高职教学中的公共英语课程是一门国际性和实用性兼具的语言学科,时代发展要求其与时俱进、适应发展需求,例如怎样引导学生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立场原则,理性看待外来文化,防止意识形态渗透;怎样指引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防止自身思想阵地失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出国门,树立文化自信等,都是英语教师需要思索的关键课题。思政元素与英语教学相融合,既是对课程思政的创新探索,也是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改革,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将语言知识教学和思想道德引领割裂,而是融合“育人”与“育德”,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多元统一。
   三、“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一)高职公共英语教材思政元素匮乏
   教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发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课堂,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任务。
   传统英语教学侧重语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重点关注学生听、说、读、写水平,而新时代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当前,一些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围绕西方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特色编制,而其中涉及的中国文化内容较少,更多体现文化的“输入”。这种传播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原汁原味”,保留西方语言文化特色,但中西文化的不对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意识易受西方文化影响,只是粗浅地了解西方文化而不加以判断甄别,容易对其过度敬仰。英语教学既是语言的教学,又是文化的教学。教材中思政元素匮乏,忽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出”,导致学生文化自信意识淡薄,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中华文化认同感。比如,一些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而忽略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节日,这种文化的缺失警惕我们不要忽视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不要忘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